天天看点

文学的权力意志

文学的权力意志

麦必文(1981~),男,汉族,文学家,籍贯广东省云浮市。曾服役于中国陆军部队,求学于鹏城。著有《百合花》《玫瑰花》《罂粟花》《最后一个研究生》《最后一个本科生》《最后一个小学生》等系列长篇小说,《文学的权力意志》等杂文集,以及《小燕子》《大中华复兴简明纲要》等诗文。系 “翰章杯”诗歌大赛评委会主席,《诗中国》杂志总编,中国燕京协会五大诗歌学会院士,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签约作家、国际艺术家,《心路天灯——中国当代诗人作品选》主编,《新世纪民间文学名篇概览》《当代诗坛领袖代表作品录》《中国最美爱情诗选》《新世纪新诗典》副主编,作品散见于《神州》《诗中国》《中国文艺家》等刊物,入选《诗词楼阁》《世界名人录》《当代诗人文选》《当代作家文选》《新中国文学记忆》《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中华民族文学百年传承精品汇编》等作品集。

文学的权力意志

(自序)

“我们皆是梦中人物,我们渺小的一生都是在梦中完成的。”

文学无可代替。无论是抒发情感还是日常工作生活,文学不可或缺。她召唤朦胧思维,勾起戚戚之思,激发慷概之感,净化心灵,给我们带来至真至纯的审美享受。当然,她也可以是投枪,是匕首,是毒药,一招一式一剂足以致命;更可以是核弹,造成冲击波毁坏和放射性污染。

文学谈之不尽。文学到底是什么,她如何发生,她的领地有哪些,她的边界该延展到哪里,她的功能作用是什么,见仁见智,没人说得清。

我更愿意用“大文学”的概念看待文学,不但包含先秦“文史哲”,也包括后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基础部分;包含天文地理,也包括外来宗教;包含神学、中医学、民俗学,也包含现代科技的文字成分。文学是“万学之学”,是一切学问的根基。

“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文学——不是文学又是什么呢?文学是道。有了道以后,一门门学科诞生、繁衍,然后分拆出去。文学本应是一个开放的、日益繁盛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的、越揭越小的俄罗斯套娃。各学科在专业领域越走越远,逐渐忘记了自身谱系。这时,仍然被称为“文学”的学科,如果不注意适时丰富和在更高层面的综合统一,就会被边缘化。今天,我们看到相当多的尴尬:在教学实践上,文学被挤压;在社交场合中,文学被漠视;在就业和生存压力下,文学被束之高阁。文学变得可有可无。文学自身也不争气,在吹捧、谩骂、争论或“纯文学创作”误区耗散精元,在商业化浪潮中被湮没。文学本应是主宰者,今天却沦为各行各业的附庸,从业者需“跨界”接受救济和施舍。

这种尴尬的根源在于文学的自我矮化和弱化,“职能定位”不清晰。文学应该是,也必须是“万学之学”。当她与政务活动联姻,她就是政治;当她与利益诉求捆绑,她就是经济;当她与行为动机勾兑,她就是心理分析;当她与生产经营结合,她就是企业管理。文学是强而有力的!

本人受德国哲学和现代科学影响甚深,以“文学方程”的形式诠释了“文学的权力意志”:“文学的权力意志如此之傲慢,故可以号令天下;文学的权力意志如此之固执,故可以抗衡时空。”

文学是主观创作转化过来的客观体。她自身就是一个星系,对作者、作品、读者、评论家具有约束力和影响力,起决定性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太阳,你无论身处何方,愿意不愿意,都不可避免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接受太阳的光和热。

文学可以号令天下、抗衡时空。我希望所有文字工作者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幸福,锲而不舍,光复文学。文学不是无用、少用,而是非常有用、用得太多。比如“全球买、全球卖”,就是以精妙用语表达了一种境界开阔的商业思想,体现了运筹者的思维高度。这种精妙、开阔、高度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不是每个文学家都能成为企业家,但显然,每个企业家都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我们通常称之为“人文素养”。

虽然,我把“文学的权力意志”放在了“太阳”的 位置,极尽美化。但是,我们不需把捧出太阳的自身看得太重要。正如开头语所言,我们的一生是渺小的,更何况这种渺小还是在梦中完成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自己卑微如尘,是一个卑微的过客。

《文学的权力意志》系列写于2000年~2010年,经历了读大学、服兵役(大学期间)、就业三个阶段。期间作品呈阳刚之气,开启了一个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文学世界。到现在,我仍然极喜欢、极珍爱这个时期的作品。

今天捡拾“断章残句”编成这本小册子。小册子中,最出色当属“文学的权力意志”两篇文摘,写于2006年,时年25岁。

感谢我的父亲,向我的父亲致敬,相信今天他仍在另一时空默默关注着他的儿女,“文学的权力意志”其实是他的意志,他是那么的傲慢和固执!感谢我的母亲,她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感谢我的姐妹兄弟。

感谢温女士和温先生。

感谢田先生和潘女士。

感谢过去与未来遇到的每一个人,感谢有缘神交的每一个人。

麦必文

2020年2月8日于燕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