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水平的提升,女性的地位较从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表面上看,女性的地位隐隐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因为她们在各个领域内都被频繁的提起,甚至被捧得很高,可若是仔细琢磨,便会发现这只是虚假的表象,所谓的夸奖和赞美,其实只是一种捧杀。

什么是捧杀呢?当你夸奖别人的时候,用超出对方实力的水平一味的赞叹对方,进而让他高估自己的实力,迅速的膨胀起来,以至于变得自负且意气用事,这就是典型的捧杀。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被捧杀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听不得客观的真实评价,因为他们已经沉浸在了虚假的夸赞当中,一声声赞叹,一个个点赞,这些都让他们难以自拔。

当今时代的女性就面临着这样的场景。

这是一个注重经济效益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不遗余力地获取着更大的利益,当电商平台将目光放在了女性的身上时,他们便会用铺天盖地的营销手段为女性营造出更多的消费场景。

凡是需要装点门面的场合或氛围,电商平台都会告诉女性,你需要购买新的衣服,配饰,日用品等多项商品。

例如氛围感穿搭,居家ins风摆件,少女心饰品等等,电商平台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场景来引导消费者消费,似乎女性只要购买了一样商品,她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当电商平台不断地诱导着女性自我膨胀之时,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现在的女性是如何被捧杀的呢?

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问卷,问题是新时代女性的女人味包括哪些?其中最多的选项是温柔,善良,漂亮,温婉,节俭,孝顺,没有攻击性等等,看上去都是溢美之辞,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这些选项都是男性挑选出来的结果。

女人味本应由女性来决定,可到头来为何变成了男性衡量女性的标准?在男人们看来,女性只有包含着以上的“优点”,她才可以被称为优秀的女人。

这件事本身荒谬至极,可令人无奈的是很多女性信以为真,甚至真的把这些标准当成了自我衡量的重要标杆,乃至于她们正在自我物化却不自知。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如果达标率到了90%,她们就会自傲于自己的优势,心满意足地接受着所有人的恭维和赞扬,如果没能达到标准,她们则偷偷自卑,暗自垂泪,连带着整个社会都无法容得下她。

女性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莫要被捧杀,却仍毫无知觉。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如何看待和评价女性需要由女性自己去决定,而不是从男人的角度去衡量一切,尽管它成为了全社会的潜意识规则和共识,但谁又能说这就是正确的?

女人们需要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谁有权利评价你?评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女人为什么一直被画在单一的框架之下?做人的丰富性又在何处?

如果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那就说明你正在一步步觉醒。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当前社会对女性的捧杀其实就是为了让女性无限趋近于男人的喜好,不光是普通的男人,就连哲学家周国平都无法摆脱男性视角的凝视,他曾在2015年表过这样的言论,倘若一个女人才华很高,成就很大,可她却不会做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那么她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周国平明明是现代独立知识分子,还是哲学家和思想家,然而在对女性美的判断上,他仍旧无法摆脱男人的身份,更别说是其他的普通男性了。

一边捧杀女性彰显时代潮流,一边打压女性,以男性的视角和需求出发,这么做怎会是绝对的客观和公正?

女性需要有自知之明,大家无需成为男权思维下的勋章和殉葬品,更不要被恶意诱导成为浅薄的牺牲品。

被“捧杀”的现代女性:深陷消费主义与自我物化之中,仍不自知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捧杀随处可见,例如40岁以后仍要讲究少女感,明明生完了孩子却仍要像没生过孩子一样年轻靓丽,达到这些标准的便要被夸赞,达不到的就要被贬斥,长此以往,女性将只关注自己的外貌和身材,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女性要做的其实和男性一样,那就是努力工作,不断奋斗,有野心,有追求,只有当你拥有了足够的力量,才能和男人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甚至高于他们。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