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4月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国产剧,那非现实题材的《亲爱的小孩》莫属。

该剧在央八台开播当晚,就创下了收视记录,拿下同时段剧的第一名。
截止到15号晚上,收视率只增不减,牢牢地坐稳全国收视率榜首的位置。
说起来,这部剧是继《人世间》后,今年第二部真正意义上大火的现实题材剧。
不过,有人说这部剧之所以有如此大热度,并不是制作的有多精良,而是赤裸裸的贩卖焦虑,才引发全民关注。
到底这部剧有没有贩卖焦虑,不想亲自看的朋友,可以通过一下几点来判断,有没有让你感到排斥。
在《亲爱的小孩》没播出前,原以为它是一部悬疑题材剧,因为该剧制作班底来自于两年前爆火的国产网剧《隐秘的角落》。
看完后才发现,制作方的野心不小,有意在现实题材中打造第2个《隐秘的角落》。
该剧讲述了男女主肖路和方一诺,这对已经离婚的父母,在重组家庭后,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女儿,究竟该做出怎样的抉择为展开故事。
但今天只讲最受争议的部分,即一开场男女主在面临婚姻和育儿的现实问题上,是否算得让观众感到焦虑?
一开场就是生孩子的大场面直戳人心,女主卖力地将肚子里的孩子和自己彻底分离。
只见女主素颜朝天,脸上布满黄褐斑,皮肤泛黄。
本身正处于女性年龄段的大好时期,却在她脸上看到并不美观的憔悴模样。
不同于其他剧一闪而过的生育画面,这部剧在这一开始就用大量的镜头,来展现女性生育的艰难过程。
大肚婆疯狂地呐喊,暴起的青筋,让隔着屏幕观剧的女性感同身受。
紧接着生完孩子后的女主,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老公。
原来对方忙着取胎盘送给婆婆,对方着急做给二儿子吃,补补身体。
胎盘这东西可所谓越新鲜越好,女主老公受婆婆嘱托,不敢怠慢,签字拿了就走。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瞬间就让人感觉到真实。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剧里把生孩子描述得那么简单。
吃胎盘补身体听起来是如此荒谬,但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而在女主生完孩子后,家属们普遍关心新生儿的到来,从而忽略到母体本身,更是大有所在。
另外,从该剧中还能看到几处女主被忽略的细节。
女主生完孩子后面临着失禁,穿着成人尿不湿的尴尬窘境。
本身洁癖的女主,真的是分分钟对自己都嫌弃,也很担心丈夫会嫌弃她。
实际上这只是正常的产后生理现象,女主大可以放宽心。
不过,正在女主努力释怀时,丈夫却从口头上不嫌弃,到在帮忙处理烂摊子,却一次次露出嫌弃表情、频繁清洗双手的举动。
还有女主出院回到家后,护理期间仍旧没有得到重点关照,全家人还是围着孩子转。
谁都没有注意到,在家偏僻的角落里,女主佝偻着身体,努力够床头上的水杯。
除了女主被忽视,老人带娃的情节也和现实生活发生重叠。
男主岳母帮忙出去带娃遛弯,中途却打起了牌,就这样忽略掉旁边的孩子。
孩子不小心顺着婴儿车从斜坡上滑下去,摔倒在地。
如果不是及时发现,保不准还会酿下更大的祸。
如此一来,在家人不被理解产后困难的情况下,新手妈妈很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该剧的女主便是如此倾向,还没有怀孕前的性格,本身就属于强势暴躁类型。
怀孕后由于对孩子过分关注,以及家人和个人带娃模式不同,变得更加着急上火。
每次夫妻因为孩子的问题争吵,婆媳内斗,总会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可以从以上种种发现,这些全都是以前国产生活剧里很少,对婚姻和生育刻画的真实细节。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在剧中夫妻分房的桥段也极其现实。
女主在生完孩子后情绪紧张焦虑,将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根本没看到同样也受忽略的男主。
直到孩子一岁,女主依旧十分抗拒过夫妻生活。
起初男主理解媳妇性格变得越来越差的原因,无非就是婆媳之间的复杂问题,索性也就懒得回家充当调解人。
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他和女主的感情趋于生疏,一没忍住,在醉酒的情况下,和一个女孩发生了关系。
看上去男主出轨,就是两人婚姻的导火索。
实际上即便男主没出格,这段婚姻就已来到脆弱不堪的地步,垮掉是迟早的事。
现在,看《亲爱的小孩》前几集的经典桥段,你会产生焦虑吗?
其实恰恰相反,所有细节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特别适合让年轻人看看婚姻育儿的本质。
不同于恋爱,结婚育儿充满了艰辛,需要做好准备,才能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
没有担当、扛不起生活的压力、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的人,就不要试图走入婚姻,否则一定会祸害家庭。
不过,在当下大陆生育率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这部《亲爱的小孩》会让人产生反感焦虑在所难免。
本身我们压力够大,生活里看过太多的婚姻不堪,从而恐婚不愿生子。
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也有极少数是做得很好的部分,只能说多数服从少数,是生活中选择的必然。
其实,如果把《亲爱的小孩》完完整整地追下来,你会发现该剧纯属于起到警示作用。
也就是说主张让我们,如果找不到心意和负责人一方,确实不如单身生活。
而将就的婚姻里,女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对此看完这部剧,你有没有感同身受?是否对恐婚的情绪增加?还是认为幸福的婚姻,在于选人,而非直接逃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