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可能很多女性都一样,在生孩子之前,腹部可能非常平坦,但在分娩完成后,肚子上就会出现很多赘肉。这种现象可能并不是因为产后肥胖,而是腹直肌分离。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它是指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导致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部位分离。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几乎所有女性在晚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若不予以治疗,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部疼痛,亦可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

腹直肌分离不仅存在于产妇,也可存在于有腹部手术史、肥胖等人群。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腹直肌分离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孕期生理改变:孕期随着腹部逐渐增大,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

年龄:年龄越大,皮肤、韧带、肌纤维的弹性逐渐下降,所以高龄孕妇腹直肌分离发病率更高。

其他:腹压长期升高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腹白线组织受到机械压力,进而发生腹直肌分离。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高龄、孕前或产前高BMI值(即肥胖)、多产、剖宫产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

所以孕期要管好体重增长,生娃要趁早,顺产更有益~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治疗方法

期待治疗:有研究表明,产后6个月内,腹直肌分离有逐渐自然恢复的趋势,因此对于轻度的腹直肌分离可不予处理。特别说明,束腹带不能使分离的腹直肌恢复,只可以改善膨隆的腹部外观,产妇们不要为了所谓的产后恢复,长时间佩戴束腹带。

电刺激治疗:经皮肤的低频电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法。

中医疗法:有学者应用中医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腹直肌分离取得良好效果。

锻炼疗法:尚有争议,尚未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手术治疗:国内尚有争议,临床上应较少。

小提示:要做好腹直肌分离的预防措施,定期产后复查,了解产后恢复情况,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产后康复训练。不要去没有医疗资质的美容院、小诊所盲目治疗!

总而言之,预防孕期及产后腹直肌分离,就是要:合理规划怀孕时间,尽量避免高龄妊娠,孕期管好饮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坐完月子及时找专业机构评估有无腹直肌分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科室简介

妇产科是集妇科、产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拥有一支作风踏实、服务一流的医疗护理团队,现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人。妇产科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精心为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全新的现代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让患者获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产后“大腹便便”?警惕腹直肌分离!

图文来源:妇产科

图文编辑:企划外联办 赵婉姣

责任编辑:企划外联办 张佳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