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婚丧嫁娶,自古以来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尤其是结婚,更是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的重中之重。

也因此,极具智慧的民间百姓针对“结婚”这件事,总结了诸多所谓的经验或告诫。本期文章,就与大家分享一句关于结婚的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是啥意思

首先来看前一句“莫讨避荒女”——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不要讨避荒、逃难的女人做媳妇。老人们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忠告,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为了躲避灾荒而流落在外的女子,自然不可能是我们知根知底的人。这个女子过去的人品和家境如何、有没有嫁人或生子的往事……

这些事情,我们都没有基本的了解,而是全凭当事人的一张嘴。如果贸然娶了这样的女子,当然会有一些隐患。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其二,如果落难的女子并不是真心嫁过来,而仅仅是为了讨一口饭吃,那么将来,这个女子会不会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抛夫弃子?

诚然,做人不应该怀着恶意去揣摩他人。尤其是遭难的女子,本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如果再被无端怀疑,确实有一些“被二次伤害”的嫌疑。

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人性中的恶。为了避免自己出现损失,那么直接不娶“避荒女”是最稳妥的办法。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接着再来看后一句“不娶活汉妻”。这句话指的是:不娶那些“丈夫尚存于世”的女子。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有家室的女子——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无论自己与女子的丈夫是不是朋友,夺人之妻总是不道德的;

二是离婚或丈夫已经亡故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女子离婚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因此,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男性一般不会迎娶有过婚史的女子。

表面上看来,“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似乎是封建思想的产物。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俗语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踢猫效应”

在现代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踢猫效应”。意思是说:人们容易对那些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人发泄不满的情绪,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很多家庭中,如果男性是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男人就容易对女人呼来喝去、挑三拣四;反之,如果女性的收入承担了家中的大部分支出,女人也容易对男人颐指气使、处处不满——这就是“踢猫效应”的表现。

那么,运用“踢猫效应”来看待“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女子是因为遇到困难而嫁人,还是有过婚史,只要男性因此而娶了对方,那么男性就容易成为“踢猫效应”中的那个“等级高”的人,从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向自己的伴侣发泄不满情绪,甚至是酿成悲剧。

说到这里,把“踢猫效应”和“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结合起来,恰恰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

对于女性来说,不管是遭遇困难还是有过婚史,在决定嫁人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考察男方的人品;

对于男性来说,不能因为女方的一些经历而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而应该从爱和平等的角度出发,去关怀对方。

民间俗语“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啥意思?有道理吗?

结束语

虽说“莫讨避荒女,不娶活汉妻”这句俗语,会给人一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但从某些角度来看,老人们常说的这句俗语,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时代在变化,这些俗语或许只适用于过去的那个时代。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应该用新时代的眼光来理解旧的俗语,并从中总结出正确、积极的人生经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