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巨匠文选| 蒋兆和:什么是艺术?

蒋兆和为《百年巨匠·美术篇》拍摄人物之一。

《百年巨匠 美术篇》回望百年来中国美术演进历程,以大师的亲身经历,呈现了一部视觉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但是自强不息,经受了岁月的磨练,用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努力成就了自我。虽然他们都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但是在艺术实践上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创造。他们为世人留下的是美轮美奂的精湛作品,是现代美术史上永不磨灭的文化遗产。

《百年巨匠——蒋兆和》精彩片段

什么是艺术?艺术究竟是作什么用的?这问题,好像很不容易解答。如果从字的表面来讲,那么,“艺”者技也,术者法也;以吾人敏慧的心机,而表现美术的方法,据物象之形色,而显出生命之精神。这种解释,虽不能算错,但未免太简单了。因为艺术的意义既很广阔,同时,功用又很伟大,对于国家、民族,以及社会,都有莫大的关系。艺术不但能够发启吾人之思想,且能促进国家之文化,代表民族之优劣等,艺术是一切情感的表现,一切生命的灵魂。我们要想知道一个国家的文明,民族的优劣,只看他的艺术作品,就可以明瞭了。

不过,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因为文化和历史的不同,同时,加以思想的变迁,时代的演进,一般艺术的创造者,就形成了种种的派别。因此,吾人对于艺术,不求甚解,而亦不可解。况且人类的思想,各有不同,时代的演进,又颇复杂,吾人对于艺术的观念,不免有些神秘。以为他是哲学,是诗歌,又似乎是幻想的,超然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这也就因为是思想和时代的转变,而形成了艺术上的各种派别的关系,如中国画,自唐宋迄今,每朝均有几位杰出的画家,各具风格,自成一派。尤以西洋艺术的派别,为最繁奇,如十九世纪以前的古典派、写实派,后来的印象派、野兽派等等。艺术的派别,既是如此分歧,而吾人欣赏艺术,也就颇为不易。所谓艺术大众化,就更不可能了。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多少年来,和民间隔离很远。因为中国画,自唐宋以后,向来是重超然的表现,神韵的象征,偏于写意,而不写实,非是胸中据有丘壑,有所怀抱的人,不能有此超凡入圣的表现。同时,这种艺术,也非是士大夫之流,文人逸士之辈,不能玩味。至于庸夫俗子,民间大众,就没有鉴赏的可能了。因之,艺术究竟是作什么用的,什么是艺术?对于吾人,未免就成了一个莫大的疑问了。

吾人学习艺术,往往苦于不得其门而入;同时,派别既分歧,更不知何所适从。往往为各类派别所惑,以致将自己的天才、情感、个性等,完全埋没,一世也不能发展。结果,只能追随于前,步人之后,既失去自己的情感、个性,则永无新径可寻,又岂有艺术的表现?吾人研究艺术者,如果陷入此境,其不以为自怜耶?

艺术既是一切情感的表现,一切生命的精神,而情感与生命,又都与时代的现实环境,有着绝对的联带关系,所以无论是在任何派别之下,如果要表现自己的真情感,真精神,那么,就不能不站在时代的路上,抓住现实的环境。无论是文学,音乐,戏剧,都是一样。如果一个纯粹的作家,没有现实的环境,就没有他自己真实的情感,那么,也就不能有热烈的情趣,像火焰那样照耀在一般人的眼前。所以艺术之能感人至深者,是须要有现实的环境,来表现出真实的精神,活泼的生命。否则是不会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与同情的。

因为艺术既与国家、民族、社会有莫大关系,所以他是需要一个现实环境、时代的精神,来表达他的使命的。虽然艺术并不是作任何的工具,然而他的生命,却是绝对的产于时代的环境。因为艺术的创造者,不是以往,亦并非未来,仅仅是他目前的情感,他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所感觉的,又是些什么。只要他能忠实的描写出来,自然会给人们以真实的同情,与充分的安慰。所以艺术之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民族的优劣等,皆因其真诚忠实,无丝毫假借空虚,反映出一切的真理,光明灿烂,如日月之照耀于宇宙,而使人们朝夕所追求的,也就是这个灿烂的真理。所以一个艺术的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出人民的自然,活泼的情趣,处处都表示有生的精神。一般所谓高尚文明的国家,恐怕绝不是仅仅靠着科学的发达,物质的充裕,所能成功的吧!?

至于情感,又从何而产生呢?因为吾人有思想,有灵慧,思想与灵慧,又是产生于外来的环境。吾人既不能单独的存留于社会上,势必要有多方面的接触,在这多方面的环境中,觉得苦或是乐,于是就产生了情感。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例如:打你则痛,骂你则恨。如果打你骂你,你都不觉得什么呢?那末,你还是不能单独的生存着,你总要找着你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般修仙成佛的和尚们,虽然并不需要怎样一个现实的环境,可是也不能不算是一种情感的美现吧!?

在艺术的观点上,我们认清了是由真实的情感构成的,而情感又是由时代的环境产生的,那末,艺术就是一个时代的表现者了。从某一个时代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思想与情感,究竟是怎样的精神。譬如在原始时候的人们,是茹毛饮血,穴居野处,洪水猛兽,弱肉强食的时代,简直说不上甚么思想与文明。后来出了黄帝,才有国家,才有政治,使人想有一个组织,因为要使这组织坚强稳固,所以作诗书,订礼乐,治生理,渐渐的进化到了现在。今日的文明,今日的幸福,也不是偶然的。经了数千年来的变化,各方面的演进,在每一朝,每一代的过程之中,都有一个真实的环境,时代的精神,因之,才产生了艺术的情感。

当唐宋之时,人民都是很古朴的,宗教的信仰,也最深强,而艺术上的描写,自然也是很忠实。流传至今的许多佛像人物等,都是慈祥的面孔,敦厚的表情。就是画一幅花瓶吧,对于线条轮廓,也是非常规整的,而没有一丝苟且的地方。至后来几代,渐渐的就大不同了。因为环境与思想上的变迁,受不了一切的约束,绘画的风格,固然另有趋势,这也由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各种不同的情绪使然,于是就造成了艺术家的笔墨,如奔放,苍茫,雄健,清秀等等的笔触,其表现之超然,寓意之抽象,都不外为气韵生动,以象征一切万物,而很少将万物的形体,以写实的方法描写出来,只凭主管的感觉,而不重可观的同情,施以神韵的技巧,来表现个人的情趣,这也就因为是时代的演进,人们的思想,随着复杂的一种现象。所以中国画,渐渐的脱离了一般人们,而不用意使人瞭解,欣赏,其原因也就在此。同时,文艺的颓落,也未尝不是因为这个原故。

中国一般的艺术家,向来是孤僻自信,清高自赏,仿佛不屑与庸夫俗子往还,隐居山林,怡然自得,当窗明几净的时候,则铺纸挥笔,一洩胸中的怀抱,怡然自得,与世无关,于是艺术和一般人们,自然就隔离开了。再有一般俊秀之士,因为命运乖违,有志不能达到,或因事业失败,退隐苟安,于是就寄情于诗琴书画,以资修心养性,这些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不过,大家如果都这样的作起来,艺术还有发展的一天吗?

凡是民间大众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含有深刻的人生意味。在国家太平的时候,人民都安居乐业,度着快乐的生活。在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已看见了许多这样的图画,如田家之乐,播种的农夫,牛背上的牧童,高山幽径樵夫,寒江独钓的老叟,夕阳映照的茅屋,窗前纺织的妇孺,这些是怎样安闲的做着他们的工作,又是怎样显示出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然而这些情景,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因为自从海禁大开,新文化的输入,将我们数千年来靠以统治的文化、礼教、经济等,都打破了。所以农村破产,民不聊生,老弱贫病,孤苦无依,这许多现实的情景给予我们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而给予艺术的路上,又该是怎样的一种趋势呢?我不知道我们中国目前的几位自命为文艺复兴的大师,尚在那里画几幅风景,或几张走兽,而眩耀于一般达官显者之前,是否可作文艺复兴的基础?诚一大疑问也。

1938年12月12日北平《晨报·艺术周刊》第六期

来源 | 古歡清愛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巨匠文选| 蒋兆和:什么是艺术?

2017年4月5日,《百年巨匠——蒋兆和》审片工作在银谷艺术馆进行

巨匠文选| 蒋兆和:什么是艺术?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蒋兆和之子蒋代明讨论中

巨匠文选| 蒋兆和:什么是艺术?

2017年4月5日,《百年巨匠——蒋兆和》审片后,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蒋兆和研究会会长、著名画家马振声,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委员纪清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作权维权办公室主任朱凡,著名画家、平面设计师、蒋兆和之子蒋代明(肖和),《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制片人、策划李萍萍合影

监制 | 厚轩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

97岁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为《百年巨匠》题字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12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7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