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民族的瑰宝,它们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自1905年大陆创建第一座博物馆开始,陆续有文物古董收纳其中,但仍有大量的文物散落民间。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这些散落民间的宝物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精美的字画因保存不当被虫蛀、青铜器用硫酸清洗铁锈导致毁容……如此案例不胜枚举,而更多的文物因所有者不了解其价值,致使明珠蒙尘。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载入史册却遍寻不着

在《红楼梦》中第十三回有这样一句话,"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

这其中提到的“云板”是一块两端云头状的扁形铁片,作为报事集众的信号,最早用在寺庙里,是和尚用召集僧侣聚集,通知吃斋饭等活动时使用的响器。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清朝史书中也有记载,云板可作为军事中的报警装置,探查到敌军后敲击云板以报信。

《满文老档》记载,公元1618年有一小股明军想要趁夜偷袭赫图阿拉城,却在距离赫图阿拉城10公里远的地方,被努尔哈赤派出的前哨发现,前哨随即敲响云板,警报声很快传到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组织兵马防御,明军偷袭失败。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考古学家们通过翻阅文书典籍发现,在宋朝时期云板就作为一种传讯工具广为应用,到了清太祖时期,所用的云板则是由生铁铸成,生铁质地坚硬,敲击的声音也传播更广。

由于生铁更容易生锈,所以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极少,尤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云板,始终停留在史书上,多位考古学家苦苦寻找多年却始终没有踪迹。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三十年后现身山区小学

1955年,沈阳故宫一位工作人员下乡去辽宁海城农村调研,偶然听到一阵敲击声,这清脆悠扬的声音吸引了专家的注意,询问当地的村民后得知,声音来自附近的小学,是学生上下课的铃声。

这声音不似古钟那般浑厚,更不像其他学校使用的电铃铛响亮,工作人员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学校,在学校的屋檐下看到一块铁板,询问校长后得知,刚才那清脆悠扬的声音正来源于此。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这块铁板的两边向上卷起,形似一个云朵造型,铁板上的纹路考究,正中有铭刻的文字,他仔细观察铁板上的花纹和文字后,赶忙让校长将铁板摘下。

随后抱着铁板仔细摩挲着花纹,只见铁板上的纹路极为考究,板体正中间铭刻的两行字依稀可以辨认,上书“大金天命癸亥年铸牛庄城”。

工作人员大喜,这块铁板极有可能是史书中记载的云板,便与校长协商用一个新买的铃铛换走这块铁板。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他带回的这块云板,经鉴定正是苦寻30年的努尔哈赤时期所铸云板之一,努尔哈赤在进入辽东后意识到了云板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在明清对抗的防线上使用云板报警。

当时辽南地区的牛庄城铁器铸造技艺十分成熟,努尔哈赤重修牛庄城后,便在此铸造了一批金属云板。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大多数的云板损坏在战火中,但沈阳故宫工作人员寻回的这块云板虽然被挂在学校当成钟敲了几十年,却保存完好,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饱经风霜后安家博物馆

从学校寻回的这块后金云板是用生铁一次性浇筑而成,全高55.5厘米,厚1.2厘米,重12.5千克。上、下部分均呈云朵形状,板身为长条形。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云板造型精巧,上部分云朵形状中,铸有圆孔,用以穿绳方便悬挂,

云板双面铸纹,其中一面仅在下部云头处铸有少量花卉纹饰。

另一面上下两部分云朵形状处都铸有花纹,云头处各铸有一朵凸起的花卉,云板两面下部中心位置都铸有圆形的凸点,凸点处较厚耐磨,用来敲击也不易破损,凸点周围有花瓣纹装饰,整个板面古朴又不失华丽。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长条形的板身有一面铸刻着两行汉字,右侧是“大金天命癸”左侧是“亥年铸牛庄”两行字底下正中有一个“城”字。这些字皆用的是楷体,一方面昭示了这块云板的出处,一方面也展示了当时成熟的铸造技艺。

后经考古学家多方考证,后金云板的故事逐渐浮现于人前。清朝建立后,这块云板被置于牛庄巡检衙门前,民国时期它被有识之士送至海城他山公园保管。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日军攻陷东三省后,引起长期混乱,云板也在这一时期不知所踪,再度被发现时,它已经成为偏僻山村中一所小学报时的钟。

如今,这块后金金属金金属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并被专家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只静静地躺在那里,便带人们回到了几百年前金戈铁马的时代,它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冶炼技术的展现。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在沈阳故宫评选沈阳故宫“十大镇宫”之宝的时候,这件后金金属云板凭借自己稀有性入选为“沈阳故宫十大镇宫之宝”之一,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国宝级文物。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有着大量的文物不能得到妥善的保管。上个世纪甚至有文物贩子在农村收购古董进行倒卖,牟取暴利;元代大玉海不为人所知,一国重器在清朝被人当作咸菜缸。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圆明园马首铜像、颐和园宝云阁铜殿的十扇铜窗、龙门石窟石刻佛像、清代大沽铁钟等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国之路都历经坎坷,还有许多文物至今仍流落在外,每每提起都能引起几代人的悲痛。

文物是一个历史时间文明的展示,它展示了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载体,大量的文物从地下出土,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

专家苦寻30年的国宝,被山区老师当做“上课铃”用,真够憋屈的

现如今,一座座博物馆的建成,都是我们这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通过对文物的保存、修复、展览,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