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师描述的孩子,和家长眼前的孩子,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在学校,孩子懂事有礼貌,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伙伴。

在家中,随意乱发脾气,动不动就提无理要求,经常把老人搞得晕头转向。

……

双面派?孰之过?

不知从几时开始,孩子就在这相互矛盾的两种状态中来回切换,在学校一个自己,回家又是一个自己。很多家长甚为苦恼,为什么孩子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呢?难道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其实,都不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老师描述的孩子,和家长眼前的孩子,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学校、家庭同样是教育?为何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家长可能会觉得很冤枉,为什么是自己的问题。在学校孩子的行为、思想,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孩子长期遵守纪律,在心理形成定势后,进而转化成了一种习惯。而且还会因为做的好,不定期得到表扬和奖励,孩子大都乐于执行这套准则。

与之相反,在家中父母很少为孩子定下明确的规矩,多数时候,家长发现孩子暴露出了哪些问题,才会有针对的进行教育。关键的是,缺乏系统性教育使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学校有明确的规定,奖惩分明,还有老师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这些家长们可以逐条的对比一下,是否有所欠缺。

老师描述的孩子,和家长眼前的孩子,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如何改变家教现状,让孩子表里如一?

01

延续良好的生活习惯

用学校的标准要求孩子,把在校养成的好习惯照搬到家中。作息规律,健康饮食,礼貌待人。自己做作业,自己收拾书包,不要凡事都由家长代劳,书包不要由家长背到学校门口,才交给孩子,这些小事交给孩子自己做。身为学生如果书包的重量担负不起,日后又如何肩负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02

强化家庭规则,奖惩分明

家长要为孩子建立家庭守则,奖罚分明。让孩子心中有数,等到孩子做错了,有据可查。例如:勇于承认错误,不许和妈妈说谎。如果孩子做错事,还说谎。给与惩罚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下不为例。

只有孩子心理有了忌惮,才会时时提醒自己,不再犯错。同理,孩子如果做得好要给与表扬,当孩子有大幅提高还要给与奖励,但奖励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03

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都不遵循的规则,又怎好要求孩子。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勤劳懂事、有礼貌孩子的古今小故事,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04

持之以恒

家庭规章实施以后,孩子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会以哭闹、不合作的方式抗拒。这时候,需要父母坚定信心,不心软、不妥协。孩子的成功往往是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坚持的结果。

孩子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出发,付出了差不多的努力,成功应该属于每一个孩子,差异只在一念间。有的孩子放弃了就真的放弃了,有的孩子放弃了但家长选择再坚持一下。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