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文|醉美团队

1921年11月1日,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落成暨开幕展览会盛典在议事厅举行。

当时的场面可谓是极为隆重,

从出席的人员里也能想象出那番盛况——

美国商务参赞,瑞士、比利时、瑞典、日本等国的领事,农商部代表沪海道尹王芷扬,江苏省长代表、上海县知事沈宝昌,松沪护军使代表陆达权,税务处督办代表姚文敷以及报界人士等500多位中外各界来宾出席,复旦大学的创建者马相伯还在现场发表提倡国货的演说。

据说仅开展当日,到会人员达到3600余人,展览会原定举办两周,但客商热情高涨,展会为此延长到了一个月。

也是在这场展会上,

晋裕公司“高粱穗晋裕汾酒”获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第一次展览会一等奖。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上海总商会旧址

上海总商会往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上海总商会也在这一年诞生。

上海总商会,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商业首脑机关”。脱胎于清政府1902年设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后改称上海商务总会。

但最开始,这个总商会的成立是因为一份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后,英国率先提出修订商约,拟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四月(1902年5月8日-6月5日)在上海正式开议,英方代表马凯事先征询了英国商会及在沪和明商会的意见,提出了以24个条款为主体的一揽子修约方案,争取谈判的主动。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1916年上海总商会大楼落成后,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尴尬的是,彼时的中国没有商会,中方代表盛宣怀无处咨询,也没有商业法规可作依据,认为建立本国商会刻不容缓。

很快,

盛宣怀会同上海绅商严信厚、郑观应及上海道袁树勋等共同磋商,决定在短期内筹备设立商会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总商会历史图录》记载,1912年,从2月29日起连续数天,上海的《申报》等各大报刊登载了“上海总商会第一广告”,称:“民军起义,上海光复,原有之商务总会系旧商部所委任,理应取消,商界有重新组织,定名为上海总商会,以昭统一。”

商会于是发起民间募资,建造办公大楼。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民间集资建造商会议事厅。

1920年,上海总商会兴建的商品陈列所竣工,从1921年到1926年,这里先后举办过四次国货展览。其中第一次规模最大,共有展品12个门类、3.35万余件,观众6.1万余人次。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1921年11月1日,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落成暨开幕展览会盛典在议事厅举行

汾酒参与并获奖的正是这第一次展会,并且成为国货的佼佼者。

从现场一些老照片上看,展会陈设上方悬挂“表扬国产”“精华荟萃”等匾额,各部的摆放以及楼层的设置,都体现宣传国货的理念——而这也正是汾酒之酿造初心,就是要与洋货一较高下。

这也是彼时汾酒的大掌柜杨得龄所希望的。

国货之楷模

杨得龄,“汾酒十贤”之一,汾酒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不仅总结出汾酒独特的酿造秘

诀,

还提出中国最早白酒企业经营理念:

“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绝不用劣货欺世盗名。”

可以说,中国白酒的“国货”“国酒”之名,正是他带着汾酒人创造出来的。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杨得龄

就在参加上海总商会展会之前,1915年,杨得龄得知海外的美国将在旧金山举办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消息,

他以“民族自信之心,为国争光之举”,决意推选“老白汾酒”参赛

1915年底,历时近10个月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落下帷幕。1916年秋,所有展品和参会人员回到上海。此次参展,中国特产种类之丰富、品质之优良、工艺之精湛、价格之低廉都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

当然,在最耀眼的酒类产品中,

山西(官厅)选送的高粱汾酒

、直隶(官厅)选送的高粱酒、河南(官厅)选送的高粱酒、广东(官厅)选送的果酒和山东张裕酿酒公司的各种酒,

获得了象征最高荣誉的甲等大奖章。

不只巴拿马:100年前的这场展会上,汾酒也是第一丨文化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

消息传回山西,社会各界为之沸腾,当时的《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一吐不平之气”为题,向国人欢呼:

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

到了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由义泉泳供酒,晋裕公司经销,经理均由杨得龄担任。

在杨得龄的苦心经营下,不到一年时间,汾酒形成了成熟的全国市场网络。其中关键一步便是在太原成立总发行所(销售总部)。

山西市场的建立,也为汾酒进军全国市场形成了良好的样板效应,汾酒的国货之名进一步传向全国

后来,北京和上海经营汾酒的商户还自发成立了北京汾酒业公会和上海汾酒业公会。据《上海工商社团志》记载:1935年,上海有关酒业的同业公会共有6家,其中酒类专业协会3家,高粱酒业行业公会的业主数为51家,土黄酒作业公会的业主数为32家。

而汾酒业公会,业主数竟然有226家,是当时上海最大的酒类专业协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