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蔚来停产背后,疫情致供应链“停摆”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APP上表示目前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此外,疫情还引发了连锁反应,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涨价潮或将开启……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APP上表示目前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蔚来表示,自3月以来,由于疫情,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受此影响,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因此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董事长李斌也在官方APP中回复,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部分零部件在三月中旬就已经断供,一直靠着库存勉强支撑至上周,“停产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同时,停产还必然造成蔚来产销数据的下降。据蔚来汽车发布的3月销量,当月蔚来交付新车9985台,同比增长37.6%;今年第一季度,蔚来交付新车25768台,同比增长28.5%,累计交付已达到192838台。

据悉,蔚来原预期于下月底发布多款新车,而这次停产或将对蔚来的新车计划造成一定影响。

除蔚来汽车以外,在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吉林、上海、长春、广州等几个国内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受影响最大的企业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上汽大众和蔚来。3月31日,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位发言人称,由于疫情期间零部件采购困难,上海安亭工厂在当日起部分关闭。

同时,多家汽车品牌的交车周期也多有延长。特斯拉交付周期延长4周左右,别克、雪佛兰、蔚来、荣威、上汽大众、凯迪拉克等品牌,交车周期也有不同程度延长。

此外,疫情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汽车产业链供应商也面临供货不及的问题。数据显示,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几乎都在上海及周边设厂。从一级供应商、芯片制造商、以及各类塑胶、塑料、金属制品、玻璃基础原材料供应商,规模较大的就有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微企业,多达2万多家。

例如今年2月,博世苏州工厂出现疫情,生产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供应不足。随后便影响长城、吉利发布的2月销量分别同比大跌,跌幅分别为20.5%和46%。

同时,受疫情封城等外部条件影响,物流、仓储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4月8日,中国欧盟商会在特别去信中披露:将近51%的在华德国公司的物流和仓储,以及近46%的在华德国公司的供应链受到破坏;40%的在华德国公司称,由于疫情管控政策,上游供应链运营完全中断或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下游供应链,不仅是成品交付给当地客户受到影响,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也受到了同样的阻碍。

3月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产销数据下降等问题也一直充斥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乘联会4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3月零售走势分化较大。1-3月累计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走势低于预期。

同时,受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对旗下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涨幅从数千元至3万元不等,例如理想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等车企在近日相继宣布旗下车型涨价。

就连曾表示暂无涨价打算的蔚来汽车,也在上周末宣布旗下部分车型上涨,其中蔚来ES8、ES6、EC6各版本车型起售价上调10000元。蔚来ET7、ET5的起售价格不变。

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表示:“预计新能源汽车涨价潮还会持续下去。若上游供应链长期紧张,新能源汽车可能还会出现第二次涨价潮。”

责任编辑 | 曹婧晨

蔚来停产背后,疫情致供应链“停摆”
蔚来停产背后,疫情致供应链“停摆”
蔚来停产背后,疫情致供应链“停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