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在家庭育儿中,家长既要教育好孩子,也要不断提高自己。作为新手爸妈,在育儿中难免会犯错误,对于你来说,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言辞或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对孩子可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下是家庭育儿中常见的几个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一、大声吼叫

在教育孩子时,因为孩子的抵触和反抗,会让一些家长感到疲惫和烦躁,进而对孩子发出吼叫或尖叫,试图以此来震慑孩子,使其听话。其实,家长这样声嘶力竭的训斥孩子,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并不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变化,相反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也不能控制自己,从而使家长的威信大打折扣,让孩子变得更皮。

所以,家长在管教孩子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才能树立起威严,让孩子打心里听你的话。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二、和孩子谈判

现在都提倡和孩子平等交流,不再像以前那样粗暴地命令孩子。但是这种“平等的交流”是指凡事多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去和孩子谈判。要知道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还很浅显,需要家长去纠正和引导。要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是谈判的关系,那就是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是可以变化的,还有商量的余地,这对教育其实是不利的。

所以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明确和坚定,这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习惯。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三、从不说“不”

有的家长把爱孩子理解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对孩子任何的物质要求都去满足。其实这样只会给孩子创造虚假的优越感,不利于孩子制定并实现自我价值,会给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带来困扰。

作为家长,爱孩子是必须的,但也要学会说“不”,对于没必要的要求,家长应予以拒绝。而且,当孩子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家长要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但下次孩子提不合理要求时,依然要说“不”。让孩子慢慢懂得:自己的欲望不会被无限满足,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四、完美主义

有的家长总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因此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在家长眼里总觉得不够好,应该还能做得更好,却从不看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也从不给孩子任何的赞扬和鼓励,只会不断施压,甚至责骂。

对孩子寄予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实中,家长应该将自我期望和孩子的实际能力挂钩,不能相差太大。如果一味地苛求孩子,会让孩子过早地对自己失去信心。

家庭育儿中的5个常见误区

五、过度保护

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顺顺利利,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实际上,孩子的成长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总要遇到一些坎坷。为此,有的家长出于疼爱,总是尽全力去帮助孩子扫除成长路上的各种障碍,不想让他们经历这些挫折。表面看,这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作为家长,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更多的困难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果家长不早点让孩子接触这些挫折,学会处理困难的方法,等孩子长大后发现挫折越来越多,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那时他们的挫败感会更严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其实是在害孩子,家长要适时放开手,让孩子学会成长的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