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尽管造车新势力已经崛起,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已经进行到一半,但是这些车企所占据的领土只有冰山一角,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一片广阔无边的无主之地。许多企业都想进来占据一片领地,例如科技公司小米、百度,房地产巨头万达集团和恒大集团等,能不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立足各凭本事。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二次创业意欲“造车”?

离开万科已经有五年的王石,现在已经71岁了,到这个岁数却没有想着跟同龄人喝茶、打太极和下棋,而是现在再度出山,回归江湖中,重新出发,剑指电动车领域,欲要再闯出一番新天地。

4月8日,港交所网站显示,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联合发起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Destone Acquisition Corp.(中文名:深石收购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石收购),正式递交上市申请。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资料显示,深石收购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一家新注册成立为开曼群岛获豁免有限公司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与一家或多家企业进行合并、股份交换、资产收购、股份购买、重组或类似的业务合并,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也称“SPAC”,也就说目前该公司处在“零收入”的状态。

何为“SPAC”呢?“SPAC”又被称为“空壳公司”,这类公司成立的目的是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进行集资,并以集资所得收购或合并有经营活动的目标公司,进而使得后者达到上市目的;由于这类公司上市之初没有明确的经营收入和资产,因而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具有上市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可控性强和确定性相对较强等优点。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招股书显示,深石收购确定潜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的工作将不会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领域或地理区域。拟专注于以下两条主线的投资,一是绿色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科技、智能城市、房地产科技、电动汽车(EV)、清洁能源、物联网(IoT)、自动化、智能制造、智能建设及碳捕获、应用与封存(CCUS)。

二是环保消费品与服务,其可适应与日俱增的可持续性消费意识并提升社会及个人福祉,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服务、健身与娱乐、运动娱乐、服装、食品与饮品,以及家居产品。

从深石收购透露的投资方面,不排除未来该公司进军和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可能,并且目前正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佳时期,王石能否在电动汽车领域大展身手呢?

入场造车很简单吗?

从目前市场来看,油价在不断上涨,让传统燃油车销量下降,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则在不断上升,国内造车新势力也迎来了春天,同时销量也创下了新纪录。传统车企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销量新高,并且还宣布停产传统燃油车型,成为了全球首家停产传统燃油车型的企业。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种种市场现象都能看出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是万亿蓝海,风口的风也逐渐变大。但是也不是每只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曾经被市场看好的威马汽车,2020年一度有可能成为造车新势力第四杰,但是如今威马汽车的热度一减再减,甚至已经徘徊在市场边缘,当其他造车新势力纷纷发布今年3月份交付量的时候,威马汽车却对此闭口不谈。

还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在浪潮中饮恨败北,这就是进军造车领域的不确定性。当然了,也不缺少各行业顶级大佬在造车领域试水,例如空调女王董明珠收购银隆新能源、李嘉诚投资长江新能源汽车、宝能集团收购观致汽车等,他们不是黯然离场,就是站在出口处。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其中不缺少以收购车企的方式入场造车领域,但是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尽管他们有庞大的资金支持,但是他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缺乏了解,一是没有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没有调查过消费者的购车喜好,以及没有市场基础,三是没有具体的发展方向和造车经验,没有准备就一头扎进造车领域自然会失败。

投石问路,造车是否明智之举?

如果深石收购也是这样子进入造车领域的话,多半会失败。另外从深石收购的管理团队来看,几乎都是地产行业和科技行业的大佬,并没有汽车方面的大佬,缺乏了解造车行业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了,没有造车行业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弥补,毕竟深石收购不缺钱,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能招聘到人才吗?如今已经进军造车行业的企业有小米、百度、宁德时代和OPPO等企业,需要大量有新能源汽车经验的人才,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就这么多,完全不够这些集团分,深石收购怎么抢得过这些集团呢!

百姓评车

对于深石收购来讲,进军造车行业不是明智之举,需要解决造车资质、人才招聘、开发新车、市场调查等问题,每个都是重中之重,再加上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对手太多,稍有不慎就饮恨败北。不过,深石收购可以像华为那样,与车企合作,再推出联名车型,之后逐渐转换成自己的品牌。当然了,目前深石收购只是有可能进军造车行业,还得看王石后续的操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