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经常听到家长吐苦水: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

说好的看半小时iPad,到时间了,孩子从来不主动放下;

约好了去超市不买玩具,到了超市,拿着玩具就不松手;

说好自己收拾房间,每次都犯懒、拖延。

最后练就老母亲一身复读机神功!”

给孩子立规矩,并让孩子遵守规矩,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如何让规矩真正立得住,不再形同虚设,父母一定要记住这3条心理学法则:

01、潘多拉效应——一味禁止,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

“不禁不为,愈禁愈为”,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潘多拉效应”就是讲这种现象的。

人们对那些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不让做的事情,越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就像你越不让孩子碰插座,孩子就越好奇。趁你不注意,就会拿着东西往里插。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这是因为,父母对规矩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只是一味下禁制令。反而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一次在咖啡馆,看见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一进咖啡馆,就开始兴奋地跑来跑去,开心得像发现新大陆。

爸爸连忙上前制止,“不要东奔西跑的,来这里坐着。”

孩子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到处跑跳。

这时妈妈走过去,蹲下来,认真地说:

“宝贝你看这里是咖啡馆,不是游乐场,好多叔叔阿姨,都在这里工作、聊天,你这样跑来跑去会打扰到他们的,这是不对的。

你觉得好玩,可以到处看看,但不要跑来跑去,大声说话,你能做到吗?”

孩子点点头,保证自己能做到。

父母立规矩前一定要给孩子说明原因,帮孩子理解规则。

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不明所以,更加好奇,去尝“禁果”。

02、破窗效应——一次松懈,孩子就会变本加厉

如果有一间房子的窗户被砸烂了,没人管,过几天其他窗户也会被砸烂。

如果一面墙上被涂鸦了没有及时清理,不久后,这面墙上就会被画满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就是“破窗效应”。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如果说好看半小时电视,时间到了,孩子可怜巴巴地给你说,“妈妈我能再看五分钟吗?”

你一看时间还早,明天又是周末,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你会发现,他下次会给你说十分钟,十五分钟……

一次破例,就会让孩子“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让你让步。直到最初的制定的规则,被完全打破。

规则一旦制定了,就不要轻易打破,不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03、登楼梯效应——定规则要一步步来

心理学家D·G·查尔迪尼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他替慈善机构募捐时,对一部分人说了一句:“哪怕一分钱也好”。

对另一部分人什么也没说。

结果发现,前者募捐的财物是后者的2倍多。

这就是著名的“登楼梯效应”。

当人们提出很简单的要求时,多数人是很难拒绝的,不然就会被认为是不通人情的“小气鬼”。

在孩子教育上,希望孩子遵守一些规则,我们也可以运用“登楼梯效应”,先从简单的要求开始,像登楼梯一样,慢慢增加难度。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育儿群里有位宝妈,分享了她的经验:

之前让孩子收拾玩具,一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儿子总是把玩具丢得哪里都是,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到处都能看到他的玩具。

每次让他收拾,都被当成耳旁风。要不就说等会儿,然后就不了了之。

打过、骂过,最后还是她自己去收拾。

后来,她想到一个办法,不再要求儿子一次性全部收拾好。而是从厨房开会。她告诉儿子:

“你只需要收拾厨房的玩具,其他地方的玩具妈妈来收拾”。

由于厨房的玩具很少,孩子欣然答应了。并很快收拾好了。

后来,妈妈开始一点点增加范围,说:

“今天你把卧室和厨房的玩具一起收拾了吧!剩下的妈妈负责。”

儿子也没有拒绝,每天都会主动收拾。

后来,妈妈提醒他,每次玩完一个玩具,就放回筐里,晚上就不用收拾了。

现在孩子已经很少乱扔玩具了。

跟孩子约好的事情,孩子不遵守?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给孩子定规矩,不用一步到位,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一点点增加难度。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最后就能养成一个之前认为很难的习惯。

写在最后的话: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在《规矩与爱》一书中写道: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着规矩去爱。”

给孩子立规矩,是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理性思考的能力,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就能立起来的。

当父母掌握了最适合孩子的方法,规矩才能立得省心有效。

点个「在看」,愿每个父母都能养出一个有规矩,有礼貌的好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