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月新能源车销量倍增,但疫情下车企备货不足情况仍待解

3月新能源车销量倍增,但疫情下车企备货不足情况仍待解

4月11日,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大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同比增长137.6%,环比增长63.1%,环比均好于历年3月走势。以此计算,3月新能源车销量已占全部乘用车销量超28%。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势头明显。不过,随着3月以来疫情影响零部件供应,4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增长或迎来挑战。

对于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数据,乘联会方面指出,2022年电动车价格上涨相对理性,目前的两轮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影响暂时不明显。

首先是因为新能源车的销售模式是订单销售,目前各车企手里有较多的未涨价前的订单,导致3-4月基本是消化前期订单;其次是高油价导致新能源的优势加大。

第三个原因是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较强,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第四个原因是新能源车涨价前的订单价格锁定,形成早订车的锁定价格便宜的结果,引发更多消费者理性或跟风抢订的新局面。

尽管目前市场端反馈较好,但从生产端来看,接下来的新能源车行业数据不容乐观。

“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到上周。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4月9日,蔚来汽车CEO李斌在蔚来汽车用户App中留言解释蔚来汽车暂停生产的原因。当日蔚来汽车发布消息称整车生产已暂停,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因此会推迟交付。

“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李斌说,他同时透露,零部件供应商停产断供的情况不止蔚来一家,“很多厂商都暂停生产了。”

从李斌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蔚来汽车的零部件库存仅能支持生产半个月左右,而这种情况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较为普遍,在疫情影响下,车企备货不足问题凸显。

对此,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国内车企受丰田汽车精益生产的管理思维影响,所以大多企业采取低库存乃至零库存的生产模式,然而一旦某个供应链部件供给不足,就容易催生停产的连锁反应。

张瑞锋举例,比亚迪、长安福特与广汽传祺都在相关防疫地区如杭州有重要生产基地;万象、亚太机电、重汽杭发等零部件企业也在萧山区有主要工厂,加之浙江省内温州、金华、宁波等也是汽车产业重镇,一旦杭州疫情加重,可能会加剧浙江省汽车供应链的压力。

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埃安、传祺、东风日产等在广州的工厂也或面临疫情影响,如周边佛山、肇庆、东莞、江门等地也有大众、小鹏等多家车企与供应链企业的工厂存在,如疫情影响持续,也会对这些地方的汽车生产带来挑战。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大陆汽车零部件工业主要伴随整车厂发展并形成集群。全国6个主要产业集群分布在11个省及直辖市,汽车零部件产值占全国约80%。其中吉林长春、辽宁沈阳、河北、湖北、重庆、江浙沪以及广东等地都是汽车零部件供应重镇。今年以来,上述多地都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

综合市场和生产两端来看,当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正在面临市场需求爬坡而生产供应不足的情况,而这也是导致新能源车产品普遍涨价的原因。

对此张瑞锋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已经从政策驱动期转变为需求驱动期,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市场一片向好。但是在跨越了走向大众的阶段之后,新能源车未来还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他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要“保两端一链”,即上游端保障原材料、芯片、软件系统,下游端为用户使用提供保障,同时也要保障供应链战略储备以及运输畅通。

张瑞锋认为,汽车产业需要有与疫情防控相对应的策略,应建设供应保障仓库,做好分布式物料储备库。而考虑到当前不少新能源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让企业增加库存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这种储备建设可能需要政府或者第三方机构来推动。

张瑞锋表示,关注到近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建议汽车产业链领域可以先行先试。他建议,可以从各自功能定位、储备物资和运行机制上构建中央和地方储备互补、协同、联动的协同机制。

统筹考虑央地储备品种差异化、储备产品多样化、储备布局错位化、储备功能定位差别化、储备轮换分散化,加强国家与地方的协同联动,形成调控合力,提高储备整体效能。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储备机制,探索更多市场化手段提高企业积极性,实现政府储备与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的有机结合。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