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垕民间传说故事之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神垕因钧瓷而出名,钧瓷因神垕而繁荣。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烧制出多彩的花釉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朝廷在阳翟(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置官窑,钧瓷也因此得名。为宫廷烧造贡瓷,实现了钧瓷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位居大陆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钧 、汝 、官、哥、定)。

神垕民间传说故事之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处于群山之中的神垕镇以烧制瓷器闻名天下。

可那烧瓷器的瓷窑是怎样建成的?

神垕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在这里建窑烧制瓷器。他先挖来山南坡的土,一试不成,土干后就崩裂了;他又挖来山北坡的土,一试也不成,一遇水就瘫软了。这可咋办?他为难了。

正当他对着泥土发愣的时候,一位器宇轩昂的文士乘牛车路过,见到此间情景,便问他在干什么,青年见文士气度非常,便将他把事情的经过向文士叙述了一遍。文士听后便说:“我观此地山川地貌,异于别处,是个烧瓷的好地方,不过阳坡土性硬,阴坡土性软,把两样土中和一下不就正好了吗?”年轻人一听瞬间心里一亮,刚想答谢先生,谁知那文士人却如轻烟般隐入山林之中。他想:这一定是土山大王(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给他出主意来了,都说舜帝当年发明制陶,不是他是谁呢?于是,他马上把两种土掺在一起,一试,果然不崩裂,不软不瘫,非常坚实。

神垕民间传说故事之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土有了,窑怎么造呢?经过多次试验都不成功,不是没处进炭,就是没处出烟,再不就是没处掏灰渣……他又发愁了。

这天,他正坐着苦想,忽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个拄拐老翁指着他笑呢,他很生气,阴沉着脸没开腔。老翁说:“年纪轻轻不去劳作,瘫在地上只会生闷气可不行。”年轻人听后更气了,张口说道:“老丈您竟会奚落我,建窑烧瓷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你有本事,你建一座窑试试。”谁知那老翁却说:“好,下午你再来这里,老汉就造座窑给你看看。”年轻人既吃惊又可笑,觉得这老翁有点荒唐。可他还是按时来到约定地,想看个究竟,却只见老翁端坐在一旁,不说,不笑,也不动。刚想上前问话,老翁忽然不见了。他回想刚才的情景,老翁的相貌——眼睛、鼻子、嘴……不断地在脑海中回荡,他突然省悟过来:人有七窍而生存,窑为什么不能依照人形造呢?开个口子填炭,开个鼻孔出气……于是他按照心中所想窑样子,开始建窑,经过多次修改、实验,终于把瓷窑建成了。瓷窑建成之后,人们都说:那位老翁是孙膑仙翁(后人尊称为窑神)显圣来帮助他的。

神垕民间传说故事之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神垕人制瓷的匠人都供奉司土之神、窑神、火神,看完前边司土之神、窑神的传说故事,接着小编再给大家说说神垕的火神。

提到火神大家印象中应该是个红脸大汉的形象,但是神垕供奉的火神是一位民间女子。

相传有个朝代的皇帝在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对红似朱砂、鲜如鸡血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花瓶,十分惹人喜爱。第二天,他便派遣大臣四处查访,有一位大臣打听到钧州神垕曾烧制出过类似的瓷器,便立即凑明皇帝。皇帝听后便立刻传下圣旨,让神垕窑工为他烧制出梦中所见的花瓶。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人们至今还不能完全掌握,更何况当时生产条件又十分落后,更是十窑九不成,可是皇帝下的圣旨谁又敢违抗呢?有个窑工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把花瓶烧出来了,呈给皇帝一看,皇帝大怒,说:“这东西和我梦中见到的根本不一样。”接着又传下一道圣旨, 十天之内烧不出梦中花瓶,所有窑工满门抄斩。

窑工们日夜赶烧,眼看期限快到了, 但仍然烧不出来。有个窑工的女儿名叫嫣红,不但长得美丽,而且心地善良,从小跟父辈学会了瓷器的造型和烧制手艺。此时大祸临头,嫣红心里也十分着急。

一天晚上她做了个梦,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老人边走边说:“只有开窑时童女的血喷到烧制的瓶上,才会烧成皇帝要的那种花瓶。” 嫣红醒来后,决心以身试火,让自己的血气渗入匣钵中,凝结在花瓶上。主意已定便立即告诉父亲,她已经找到了烧制宝瓶的办法,让爹爹再烧一窑试试看。

当炉火烧到决定釉色的关键时刻,嫣红登上窑顶,纵身跳进窑腔,只见窑中红光弥浸,红浪翻卷。等到开窑时,一对玉般晶润、镜般明亮、血般艳红的花瓶亭亭玉立在匣钵之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勇于献身姑娘,为她盖了庙、塑了像,让子孙后代怀念她,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金火圣母。

神垕民间传说故事之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土山大王、窑神和金火圣母的点化,并期望在烧窑时得到他们的帮助,就在神垕为他们修建了窑神庙,自此以后在神垕流传了这样一副对联:“跛仙翁窑中放宝,烈圣母火里生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