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迎接无补贴时代!光伏电价如何破局?

作者:远东控股集团

完善光伏电价破局“无补时代”

全面平价下大陆光伏产业有望开启发展新阶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十四五”时期,大陆可再生能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21年,光伏发电开启了平价上网“元年”,进入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甚至低价市场化发展阶段。

迎接无补贴时代!光伏电价如何破局?

进入无补贴时代后,产业链价格将给光伏产业供需带来哪些影响?“双碳”目标下,应如何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进入“无补时代”后的光伏行业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01

降本增效驱动光伏电价降低

回顾过去十余年,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与补贴政策始自2009年,先后经历了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时期的“事前补贴”及标杆上网电价阶段和指导价阶段两个时期。从补贴扶持到竞价择优,政策驱动下完成“成人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始迈入主体能源的迭代之战,其中电价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事实上,通过降本增效加快平价上网的步伐一直都在进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研发、管理以及多个领域的综合优化结果下,大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一降再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2008年发布的特许权招标项目1.09元/千瓦时,已降至2020年平均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几乎与煤电价格所差无几。

多年来,光伏行业以平价上网为目标,不断促进产业的成熟发展。其中,光伏技术发展是促进平价上网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发展速度加快,一方面推动了光伏向高效、高品质化发展,进一步淘汰了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多国的推动下,过去的二十年里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90%,并且在未来十年内可能还会再下降15%至25%。

“不久的将来,光伏并网电价可以实现每度不到1毛钱。”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品牌总经理霍焱表示,光伏的价格优势,会成为驱动社会选择光伏作为获取新能源的重要途径。霍焱强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光伏将凭借价格优势成为清洁能源的核心路径。

光伏发电平价后,更利于“双碳”目标的推进。业内专家表示,为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实现平价上网势在必行。在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有望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成为大陆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02

面临产业链价格波动等困境

在光伏平价上网如火如荼的背后,相应的问题开始暴露。行业繁荣发展的表象下,也暗藏着产业链成本快速上涨的危机。

“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及光伏产业链其他材料、设备价格一路上涨,加之多地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普遍要求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用以辅助并网,增加了光伏电站的投资。总体看,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增加了20%-25%,而上网电价已执行各地燃煤基准价,或偏低于燃煤基准价,导致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急剧下滑甚至亏本。”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坦言。

2021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原材料价格有大幅波动,虽然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岳懋表示,光伏行业基本还是追寻供需原理,每个环节的业态不一样,上游硅料行业开发周期长,下游快,造成了时间差。硅料价格上涨给硅片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

同时,在光伏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还常常存在许多不可控的非技术成本,例如光伏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的高价外线送出工程、高昂且困难的融资成本、土地(屋顶)租金、土地税费、度电补贴拖欠等。非技术成本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进程阻碍很大,多数企业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自主选择权,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状态。非技术成本降低,将直接影响平价上网最终结果。

此外,影响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还有新能源与电网消纳发展节奏的匹配问题。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数据显示,大陆当前风、光电利用率已经达到平均96%~98%的水平。而现实情况是,无论就地消纳抑或者是特高压外送,大基地项目都面临着不小的消纳压力。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如果光伏电价过低将对光伏行业施加压力。

03

完善电价机制优化光伏交易

如何完善光伏电价市场化建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要尽快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光伏电站度电成本和合理收益来核定新建项目的保障性收购价格,每年进行一次核算,遇到重大变化适时调整。尽快建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价格机制。

同时,曹仁贤还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当前绿电交易仍以自愿交易市场为主,存在交易量小、交易价格低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加快推进绿电交易市场走向成熟,适时建立配额制的强制绿电交易市场,释放绿电供需双方发展潜力。

据了解,除了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也是实现平价上网的关键一环。绿证交易、绿电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市场机制。目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售电主体主要是集中式陆上风电、光伏。而户用光伏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之一,还未有效参与到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中。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建立并完善户用光伏参与交易的长效管理机制;借鉴推广乐清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试点,由电网公司组织整合分散的户用光伏电站,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推进户用光伏纳入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三类市场,从而提高农户收益,推动分布式户用光伏发展。

如何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完善光伏电价的合理交易机制,保障清洁能源有序消纳。业内专家建议,由于光伏发电本身不够稳定的特点,除了强化并网环节外,以价格激励为砝码寻求电价与用电需求的平衡,本质是电价方案的决策过程。同时,应重点采用多种类型储能技术,对“储能+新能源”系统进行多种方案配置,提升储能系统平滑功率曲线的作用,解决光伏发电的波动性。

“十四五”时期,大陆可再生能源进入跃升发展时期,光伏组件成本不断降低、技术效率不断进步让平价上网成为现实,也让“双碳”目标的落地有了切实抓手。平价上网并不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终点,不断完善光伏电价机制,找准下一步发展方向,光伏产业开启全新发展阶段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