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招“有意识育儿”,教你应对家里的熊娃

文 / 孟妈

图 / 网络

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又开始了上网课的日子了,不知道与神兽的“搏斗”的家长朋友们,你的血压都还好吗?

咱就是说,育儿要有耐心的道理谁都懂,但就是遇到调皮捣蛋的熊孩子,那是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呀!

单说陪娃写作业,就让不少父母崩溃。在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刚开始还能告诉自己,要有耐心,要佛系,要好好辅导孩子。可是如果孩子怎么教都教不会,你就开始渐渐失去耐心,严重的时候,还会迁怒于他们,大发雷霆,发展成为又吼又叫的家庭大战。

事后回想起来是会非常愧疚的,但情绪上来的时候,又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不如来试试“有意识育儿”吧,用不吼不叫的方式,平静地跟孩子相处,让孩子和我们合作,减少家庭冲突,使得父母和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都能受益。

有意识育儿,Conscious parenting,简称CP。指的是一种注重知觉、关联,关注当下的育儿方式。

不同于绝对权威和彻底放纵的养育方式,“有意识育儿”更注重对孩子的真正关心,倾听孩子的内在需求,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因。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用成年人才明白的道理去说服孩子。

比如:我出门前会和孟子说:“今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不要走神,记住你的今天一辈子只有一次,你的一年级也只有这一次,6岁的你也只有这一年。”

孟子也学会了对付我,会忽悠我:“妈妈,我懂的!”结果白天在家该玩玩,沉迷电子产品,作业不催根本不做。

我后来想想,才觉得自己简直时异想天开。居然用一个成年人花了很多年栽了很多跟头才明白的道理去教育一个6岁半的孩子,他怎么可能明白?

而要想让孩子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最好的办法就是陪着他一起做冷板凳,陪着他经历一次次突破,让他获得一次次成就。

比方说,你想要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要教会他们自律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如何利用“GTD”“番茄工作法”等方法,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如何通过保持物理距离、分散注意力等策略,来抵御外界诱惑等等。

父母可以把自己学来的这些方法和策略,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把自己追求自律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坦率地和他分享,孩子吸收进的知识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除了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耐心也很重要。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一些不能立即产生结果的事情,例如种一些植物,并经常观察植物的变化。

在参加促进耐心的活动中,让孩子经历整个过程,体会到由于耐心等待而获得的成果,孩子会记住并运用在未来的生活中。

陪孩子成长是一个难熬的过程,但是爱孩子,就要培养让孩子幸福的品质,克制、耐心,会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顺利。

有意识地

转换思维启发提问

知道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后,接下来就是很重要的沟通环节了——善用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答问很简单,就是不直接给孩子答案。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典型的启发式问题有:“那怎么办呢?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要怎么做才更好?”“想想看,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事了?”。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提问让人放松,它会告诉大脑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的思考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是从他能关注内心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多用启发式提问,孩子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并且常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想怎么样。

这是家长能够陪同孩子成长,很好激发孩子探索思考能力的模式,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自然惩罚

合格的家长不仅知道如何表扬孩子,也一定知道如何惩罚孩子,怎样惩罚才能既达到教育效果又不过分伤害孩子?这更是一门"科学"。

这种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即有时让孩子吃点苦头反而更能让他记住。

打个比方,在家中,孩子偏偏要玩球,家长说了几遍都不听。结果,孩子把房间玻璃踢碎了一大块。

你可以这么做:让孩子在那个房间睡觉,让他感受下在漏风的房间里睡觉,不仅不能开空调,还要被蚊子叮的痛苦(不过家长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这也,孩子自然就学乖了。

通过自然惩罚,幼儿学到的是内化的规则,所以会自发的愿意遵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孩子各种不顺眼,归根结底是带着自己的各种生活工作的情绪。记住,孩子更需要快乐的父母。学会控制好情绪,试着去理解对方的心情,把心里的小结节用语言具现化出来,好好沟通,有意识地育儿,才是硬道理。

-END-

孟妈

90后“小鲜妈”,爱生活、爱分享,爱孟子也爱孟子他爹。笔耕多年,积累了近85万粉丝,和各位宝妈分享最新最潮的带娃姿势,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婴内容。

2022 / 04 / 08 星期五

为孟子送上一颗小星星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