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人论执笔的理论陷阱:个人感受大于系统理论

今天网友谈及执笔问题,说的似乎跟发现王羲之真迹似的。原来还是怎么执笔,到底怎么执笔?执笔是不是决定用笔?我的看法是,执笔不等于用笔。怎么执笔都可以,怎么用笔就不行,这就是书法。

网友:你好!有一期讲执笔与用笔的问题。唐代书论强调执笔法的重要性,执笔有分单苞执笔与双苞执笔。

古人论执笔的理论陷阱:个人感受大于系统理论

书论对单苞执笔详细讲述,但是唐代韩方明与卢携并且与空海《书诀》有许多共同之处,并没有在双苞执笔法中讲述中指的位置与作用,而与唐代陆希声提出五字执笔不相同。据查资料陆柬之是陆希声的其六世伯父,陆柬之得二王之法,韩方明、徐浩也得其法。为何韩方明与卢携用四字,陆希声为何是五字?中指又是什么位置?处于什么作用?

回答:谢谢精彩评论。古人谈技法,无论执笔用笔,个人感受居多,今天也一样,所谓的大师,为了执笔用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古人论执笔的理论陷阱:个人感受大于系统理论

真正的理论都是以个人感受为基础的系统整理。没有系统整理的个人经验,都不是真正的理论。

个人感受往往不一定代表普遍规律,所以,古人的理论都不太完整。因此,古人论执笔,也未能免俗,不必拘于一家之言,奉为圭臬,自设藩篱。

真正的理论要通融,就是要看到多种可能性,互相包容,择其适合我而用之。所以,不要拘泥古人

古人论执笔的理论陷阱:个人感受大于系统理论

启功先生说,怎么合适自己,怎么笔,这就是一直通融。

网友:徐浩、韩方明、卢携、张怀瓘、张旭都讲到妙在执笔。宋以后书家如同盲人摸象只知二王局部。

回答:古代书法确实都是家传,所以,各有心得,前辈优秀,下一代肯定得法。

古人论执笔的理论陷阱:个人感受大于系统理论

徐浩老爸就是书法家徐峤之,二王传统深厚,他怎么执笔,估计也是听老爸的。

任何一种执笔方法都有其普适性的,比如说,五指执笔法,可能绝大多数人都适应,极少数人不适应而已。换一种三指执笔法,同样绝大多数人能适应。

这是针对毛笔而言,现在用钢笔了,五指执笔法也不行啊。但是,三指执笔方法还能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