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罪与罚》,生活需要金钱,也必须生财有道

作者:云帆心语

去承认你的罪过,上帝就会给你新生。

人的天性是一面镜子,一面明亮的镜子!那就对镜顾影自怜吧!

贫穷不是罪恶,而极贫就是一种罪恶。

事情有时候是以巧妙而狡黠的方式完成的,可是行动的支配和行动的起始却往往是混乱的,取决于各种不正常的印象,好像在做梦。

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社会背景,作者传记

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彼得堡。当时俄国刚刚废除农奴制,俄国正处在旧制度迅速瓦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过渡时期。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资产阶级事业家和冒险家正走上社会舞台,人民生活赤贫,无所依靠。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四十年代他曾与俄国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接近,并参加了俄国最早的进步知识分子革命组织。因而于一八四九年被捕,被判处死刑,只是在临刑前几分钟被沙皇赦免。刑场上的经历,十年监狱、苦役以及流放生活,对于他的身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罪与罚》,生活需要金钱,也必须生财有道

不过也由于他自己的经验,在写这本书时,对罪犯心理,对苦难,对警察,才能细致地刻画,传神的描写。

一,故事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

我感觉这本书算个爽文,贫穷大学生拉斯珂尼科夫,走投无路起了杀心。杀害了放高利贷的房东和她的妹妹。

杀害了房东姐妹后,他不敢去自首,成天过着恍恍惚惚的生活。高烧不断,身体不时颤抖。大家都讨厌他。因为他人性中残缺了一部分。

他的家庭也很贫困,母亲和妹妹艰难度日子,但是他们的感情很好。拉斯科尼科夫的妹妹杜妮亚长期遭受地主斯维里加洛夫的骚扰。为了摆脱他,妹妹几乎要把自己卖给20多岁的男人。

贫困官员拉美马多夫,贫病交加,他的大女儿通过出卖肉体给家里赚钱。后来他喝醉酒被马车撞死。留下几个如跳蚤一样的孩子,他的妻子因贫穷生病,无钱医治死亡。他的孩子被人们收养。

斯维里加洛夫,他为了自己的欲望,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虽然他用钱财,资助了拉美马多夫的孩子。因为罪孽深重,开枪自杀。

最后,在妹妹和女朋友的帮助下,大学生去自首拯救了自己的灵魂。通过西伯利亚苦役犯的生活,他唤醒了自己的生命。

《罪与罚》,生活需要金钱,也必须生财有道

二,上价值

1,自由是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完全没有与尼采接触的背景下,能够透过普遍弥漫的各式各样的纷陈学说,预先透过拉斯珂里科夫指出"伟人的福音"观点与尼采相应,这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同被评为"时代先知"的原因。

刚开始,他想“…对啦……人可以主宰一切,可是一旦胆小,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我真想知道,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他们最害怕的是迈出新的一步,”

流放西伯利亚的初期,他还怀着超人的理论。他认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许多不是继承政权而是自己夺取政权的人类的恩主们,在他们事业的开端就应该被处死了。但是那些人成功了,因此他们是对的;而我呢,失败了,所以我没有权利迈出这一步。”他曾经做了好多善事。善恶相抵,他还可以活命。

《罪与罚》,生活需要金钱,也必须生财有道

他曾在学校期间救助一位痨病学生,长达半年之久。这个学生死后,他又去帮助学生的父亲。给他长期看医生,直到他去世。

五角街一个房子着了火。拉斯珂尼科夫从大火里救出两个孩子,自己也受了伤。

拉美多夫在最后生命期间都是拉斯珂尼科夫在一手帮忙。给他们生活费。他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点钱,都给他们做丧葬费。

他之所以能走出杀人这一步,也是由于他的狂人思想在作怪。他相信盗国者为诸侯。他将政治问题等同于生活问题。超人一般做劫富济贫的事,而不是杀害别人的性命。

叔本华说过一句名言:“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我相信他思想上是很明白的,只是由于当时他的神智错乱,才杀了人。

再怎么有狂人思想,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们害怕自由,即使不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尼采的思想害了好多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地主司维里加洛夫等人物在小说中的突然出现和奇特的行为使作品自始至终充满紧张之感,故事情节起伏转折。

书里的几个主角都死了。生活让人绝望。看不到希望。拉美马多夫的孩子得救,出于坏人斯维里加洛夫的慷慨布施。人性很复杂。

他不爱自己的老婆。最后还毒杀了他,骗得她的钱财。在他最后打算去美国的时候,他晚上在小旅馆里住了下来。睡觉的时候,他说“老婆你出现吧”。然后晚上一直做噩梦,梦见一个死了的女人,周围被鲜花环绕。然后又梦见一个五岁的小妓女,5岁就做了妓女。他觉得三观尽毁。可能这也预示着他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他想在梦里看到希望也没有了,他的潜意识已经消遁。

原来,这世上有一种伤,可以噬心蛀骨。 唤做“忏悔无门”。

于是第二天早晨,他就在广场里开枪自杀了。

这本书里,主要人物就是这5个。3个主演都死了。还有房东和她的妹妹。拉斯珂尼科夫判了重罪。去西伯利亚服苦役。他的妈妈也早早死了。

贫穷吞噬了一切。物质极度匮乏使人们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

柴静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谋财害命即使逃脱法律的制裁,也逃不过自己的良心。

3,没有心灵,躯体便失去意义

这部小说即使不考虑思想内容,如果单从情节方面说,也足以吸引人。整本书充满了悬念,冲突。最后,拉斯珂尼科夫为了妹妹,去见地主加洛夫时,我都担心他又要杀人了。

最后,作者通过描写大学生杀人后的一系列的行为,用故事再现一个杀人犯心理自杀的过程。这和荣格心理学一致。罪犯在杀了人以后,如果不通过自首或者是向心理医生的忏悔,他就会和这个社会相隔绝,就连他的狗也会嫌弃他的。

《罪与罚》,生活需要金钱,也必须生财有道

荣格的一个病人,因为爱情,嫉妒杀了她的妹妹。没有人知道,她也不告诉任何人。时间长了以后,她拒绝和这个世界上任何人联系,甚至她的狗都嫌弃她。因为她的心已经没有温情的部分。

拉斯珂尼科夫就曾经断绝了和妈妈,妹妹的关系。断绝他和同学的联系。他甚至要带着索尼亚去远走他方。因为他受不了内心良心和道德的折磨。表面行为他已经杀了人,然后又在内心上逃避良心的谴责。不做反悔,忏悔!那他就只有和他身边的一切断绝关系。

王朔:在一个正在痛哭的人面前,你是无法申辩的,只有像个坏蛋一样忏悔。索尼亚听了拉斯珂尼科夫故事后,害怕得哭了起来。他拿出《福音书》读起来。

作者从生理到心理给我们细致的刻画了拉斯珂尼科夫。犯罪后,他经常发烧,说胡话,做噩梦。然后身体不停的颤抖。在他租住的房子里,他几次梦里都说出了他杀人的一些细节。

三岛由纪夫:把所有的背阴译成向阳,把所有的黑夜译成白昼,把所有的月光译成日光,把所有夜间苔藓的阴湿译成白昼晶亮的嫩叶在摇曳,那么,我或许会结结巴巴的忏悔所有这一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