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作者:平安聊职场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3月2日揭晓了评选结果,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工陈兆海光荣入选!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陈兆海:26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大陆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陈兆海,现为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专家。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建了大陆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大陆首座航母船坞——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工程;国内最长船坞——中远大连造船项目1号船坞工程;大陆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以及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等。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辽宁工匠、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颁奖词评价道:“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陈兆海二十七年如一日追求测量精准的极致化,靠着钻研和磨砺,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测量行业传奇。

陈兆海,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天津航务技工学校测量试验专业,现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测量首席技能专家,作为测量施工的主要负责人,他是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也是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获得者,更是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跨越,专业、专心与专注已经融进他的血液之中,他用执着与坚守、用心与细腻,一次又一次撰写着中国工程的技艺和传奇。

提及桥梁建设者,大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工程师,谈及铁路建设者,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筑路工人。

然而,有一类职业工种,会出现在各大施工现场,他们佝偻着背、挤着眼,通过架设在三脚架上的仪器测算数据,为施工人员定位精准的角度、高度和深度,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程测量员。

陈兆海是万千工程测量员中的一员,主攻水利工程测量的他,参与了大陆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海上地锚悬索式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建设。

当一个又一个荣誉向“战功”赫赫的陈兆海“袭来”,他却表现得有点不知所措。“大国工匠大多从事导弹雕刻、航天焊接等重要工作,和他们相比,我都没有成品。”尽管陈兆海这样说,但人们知道,所有工程都需要建立在测量的基础之上。工程开工,测量先行,因此测量员常常被比作“工程之眼”。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27年前,陈兆海站上了“夏天一身汗、冬天两头寒”的工程测量岗位。

27年后,水利工程测量工具从测深杆、测深锤升级到回声测深仪,从单波束发展到多波束,从点状、线状测深发展到带状测深,他还在这个岗位上。

27年来,陈兆海只干了一件事:“测量点和线”,只是数量需要以“上百万个”来计算。

回顾职业生涯,全国劳模、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工程首席技能专家陈兆海十分感慨:测量就像是工程的“眼睛”,越是投入其中,越会觉得那些点和线已经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个大国工程的精准落成,让他丈量出的上百万个数据有了特别的意义。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27年“测量点和线”

个子不高、脸庞黝黑的“粗人”陈兆海,干着一项“细活”。

3到5厘米,这是陈兆海眼中无数个不能超过偏差的数据。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大连跨海大桥、大连湾海底隧道……人们眼中震撼人心的奇迹,在他眼中是无数个点线交织。

0.5秒,这是陈兆海所使用全站仪的精度。船上、桥上、隧道里,他习惯闭上左眼、用右眼观测数据,多年来成了“大小眼”。每一个工程项目,他都是带着仪器第一个进现场做开工前施工放样,等到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合格了,最后离开。

2004年,陈兆海参建的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进入大干阶段,当年还没有使用GPS技术,只能用“打水砣”的方式来检验基床平整度,为了在一个月仅有两次的大潮中安装更多沉箱,他常常一连几天吃住在海上,最长一次在沉箱上待了26个小时。

40多斤的“测深水砣”,每天要扔上百次,而且必须追着海流一路小跑出去。深冬,冰冷狂暴的海风打在身上,陈兆海的眉毛和胡子结满冰霜,溅起的海水将衣前襟冻成了“冰甲”。

受水流、水深及尺深形变等因素影响,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2、3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常人根本来不及反应。不服输的陈兆海一练几个月,把所有工闲时间全部拿来练眼力和反应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肌肉记忆,靠人工测量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

陈兆海为水下基础施工提供的准确数据,保证了沉箱安装的高效推进。该工程最终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让仪器长出“手脚”站稳海底

2018年初,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启动,海况地质十分复杂,多礁石多溶洞。作为大陆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要求超差精度为5厘米,而首次水下扫测数据与现有基床整平验收数据比对相差10厘米。

“当时使用的是二维单波束测深系统,一条小鱼吐出的泡泡都会影响测深结果”。陈兆海前往设备生产厂家调研,到港珠澳大桥项目和深中通道项目现场学习。多方奔走后,引进了一套可以三维扫测的多波束设备。

有了“金刚钻”,陈兆海和工友们信心倍增。此时,新问题出现了。海底隧道施工环境远不如陆上安稳,风浪颠簸是常态,极大影响了多波束设备的精准度。

“仪器不能自控水平,我们可以帮它‘长’出手脚”。受折叠伞启发,陈兆海提出为多波束系统的五个分部仪器定做连接架的想法。

他拉着测量和机务班组分析换能器、姿态仪、主副天线和辅助传感器等仪器之间的几何关系,研究支架的长度和材质。4个月里,材质从角钢、镀锌铁管换到不锈钢方管;支架的长度从3米、2.7米再换到2.5米,多次改进后,终于研发出一款可拼接、适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连接器,让仪器长出了抓住船舷和站稳海底的“手脚”。

10厘米、7厘米、5厘米……连接器稳定后的测量效果一路精准。单波束6小时的工作量,多了手脚的多波束设备仅需30分钟。“只要你想干,没有干不成的事!”说起技术创新,陈兆海语气坚定。

错过儿子出生,却有着遍布重大工程的徒弟

随着公司改革转型步伐加快,陈兆海一年到头在遍布全国的重点项目穿梭奔波,足迹留在了从长白山麓到南海岛礁的无数工地。2007年开始,公司项目多点开花,他带着50多名年轻测量工承担起7个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妻子临产时,陈兆海在香炉礁船坞项目现场正忙得不可开交。接到陪产电话,妻子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他却因为忙碌不得不挂断电话。

有件事让陈兆海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久未归家的他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站在园外,看着儿子蹦蹦跳跳往校门口来,却停在他边儿上东张西望地找爸爸。“儿子竟认不出我的样子了!”陈兆海在那一瞬红了眼睛。他没有亲眼见证儿子的出生,甚至都没有好好抱过他,又怎敢期待儿子一眼就认出他。

如今,陈兆海的弟子已遍布公司境内外所有重大工程:2014年,徒弟张强荣获中交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徒弟管仲春荣获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比赛二等奖、中交集团技能大赛二等奖。

虽然有着傲人的荣誉,带着出色的徒弟,陈兆海依然20多年如一日,每天清晨踏着轻松的步伐走上岗位,一次次让茫茫的陆地转换成点、线、面。

一个动作十年功

工程建设,测量先行。在大陆北方寒冷水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面对变化莫测的海底世界一个测量点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陈兆海时刻要求自己每次读取的数据要做到比仪器更加精准。卡尺对仪器的观测精度只能是厘米,那么毫米这一块需要我们自己估读出来。怎么把这个毫米能估读得准确,这个基本功我就练习了十年。

工匠故事26:2021年度大国工匠之“工程之眼”陈兆海

一枚水坨定乾坤

在建设大陆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时,由于施工海域海况极为复杂,先进的测量设备频频出现误差,整个工程都被迫停滞。陈兆海冥思苦想,最终想起老师傅曾教过他的一个传统手工测量法——打水坨。在平稳水域打水坨都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而在水流湍急、情况复杂深达三十多米的施工海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获取精确数据,防止水坨被海水冲走。陈兆海特意打造了一只四十多斤重的水坨,一边抛入水中,一边跟着小跑,在跑动中抓取只有两三秒的读数时机。为了练就这门功夫,陈兆海就吃住在海上,举着四十多斤重的铁疙瘩反复练习。两万多平米的码头,八个多月的漫长施工期,陈兆海每天坚持抛提水坨数百次,胳膊累得发麻依旧咬牙坚持,最终将上万个点位的测量精度都成功锁定在厘米级。

作为前辈和榜样,您对青年人有什么样的寄语呢?

陈兆海:

希望青年人在工作中能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对企业抱有信心和希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任务,相信平凡的工作也能创造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