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事件:乌克兰将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作者:定风波里
著名资深媒体人网上发了关于俄乌事件未来走向的文章: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乌克兰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他这样说道:一觉醒来,乌克兰宣布,乌军展开反攻,已收复了基辅周边伊尔平、布查、戈斯托梅利等30多个城镇,整个基辅地区,已从俄军手中获得收复。只是很多城镇,已经是一片废墟。而马里乌波尔的战斗还将继续,俄军势在必得,整座城市将在巷战中彻底摧毁,似乎已是必然。

俄乌事件:乌克兰将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马里乌波尔

拿下马里乌波尔,意味着一个重大胜利,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就可以连为一片。

因此,他的看法是:

综合来看,

1,西方的目标,就是将乌克兰“阿富汗化”,通过游击战,消耗俄罗斯。

2,俄罗斯也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战场进展不利,迅速收缩战线,保住对乌东部和南部的掌控。

3,乌克兰也不甘心目前的状况,向西方索要更多重型武器。重型武器,正源源不断而来。

4,对和平比较悲观,认为乌克兰是有可能“阿富汗化”的。关键在于西方人的态度。而阿富汗最终的结局是苏联被拖垮了、最终解体。当然,美国也不是赢家,并遭到了反噬,20年后大撤退就是明证。如果乌克兰“阿富汗”化,那么,几代乌克兰人将被战争彻底摧毁,后果难以评估和想像。

我感觉其对和平或许过于悲观,尽管是存在这种可能。但可能性极低。一是忽视了俄乌双方的应对和独立意志;二是忽视了乌克兰和阿富汗的诸多差异,如地理位置、人口构成、地形特点等等。

1.关于制裁,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是轻易能够理解美西的作为。事实也是朝着这个方面演进,尽管制裁也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但英国、德国等还是坚持推进制裁俄罗斯的脚步。归根结底或许就是认为俄罗斯承认的制裁压力和损失要更大,并希望俄罗斯经济崩溃,进而如苏联一般。

但这显然低估了俄罗斯的应对,制裁并未得到世界范围的响应、卢布结算令更是让欧洲进退维谷、隐忧重重,而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为防止暴力破局,必要的分寸感是必不可少的,这终于不是美西的战争。

2.俄罗斯宣布完成特别军事行动第一阶段的任务,迅速收缩战线,将接下来的重点放在顿巴斯地区。这是对前线进展不利的无奈之举?个人认为值得争议。因为至始至终,俄罗斯并未如美国那样狂轰滥炸,保持了较大克制。

也因此,乌克兰并未全民皆兵。同时,个人还认为特别军事行动并不是闪电计划,并没有全面占有的想法。(而这一点,普京全国电视讲话有着重点提及)

俄乌事件:乌克兰将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普京电视讲话谈及特别军事行动

3.美西的源源不断的武器援助,就目前来看,应当来说还处于俄罗斯的容忍范围。且北约至今也未同意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而最新消息更是显示泽连斯坦承至今还没得到北约成员国的安全保障。

4.乌克兰与阿富汗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更明显的是存在诸多差异。

俄乌事件:乌克兰将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2021.8.31,美国从阿富汗撤军

一是地理位置,基辅离莫斯科并不算远。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其后勤各项军事物资供应能力显然更强,在阿富汗的时候,俄军增援难度极大,只适合中小规模,但显然在乌克兰并不是一回事;

二是地理地形,乌克兰和阿富汗的地理环境不一样。 阿富汗多沙漠多山地峡谷,但是这样的条件乌克兰并不具备,没有大深山、大峡谷很难发挥游击战术。事实上,从俄乌事件就了解到的战术名词最多的是巷战。

三是人口构成,乌东是俄罗斯族为主的地方。而自2014年以来,顿巴斯地区的遭遇加深与乌克兰的隔阂。

四是顿巴斯动向将为整个事件走向定性。因为防守和进攻的难度和意义是不同的。如果顿巴斯地区真完成那一步,北约和乌克兰将失去国际道义,基于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威慑力,大规模的反攻可能性是极低的。而之前的克里米亚事件或许也说明了这一点。

总之,个人并不认为乌克兰会“阿富汗”化。即使战事短期无法结束,但只要顿巴斯的动向有了明确的结果,那么就决定了接下来的冲突就没有了大规模的条件。

俄乌事件:乌克兰将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顿巴斯

俄罗斯将取得足够大的战略空间,可进可退;乌克兰也将因人心问题、基本事实形成等原因,不得不考虑进行现实的考量。但这或许并不意味冲突会彻底结束,对抗或许还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