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李亚鹏女儿李嫣在社交平台晒出海滩清凉照,一阵哗然。
有夸她自信有个性的,称她不愧是“王菲的女儿”,特立独行;
甚至有穿搭博主分析起她的几套比基尼装束和搭配,哪里有多美,哪里有亮点,等等。
说实话,就那么几块布,能称得上多时尚?
或许我等非时尚界人士的确欣赏不来,但就作为普通人,看到十五岁的未成年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穿成这样,还凹凸造型拍照发布,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不禁想:这合适么?
可能是我比较迂腐,比较传统吧。
实在是欣赏不来,也赞美不起。
相反,内心隐隐为这可怜的孩子感到一丝丝的同情。(也有可能是我自作多情)
抛开个性和时尚不谈,结合最近娱圈另一条比较轰动的新闻:李亚鹏与海哈金喜结婚生子,让人不禁联想:李嫣这个时候发布这样的照片,是否与父亲再婚有关?
小女孩着装过于暴露,是不是受到这件事情的刺激?
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和关系混乱,是否会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进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以此作为与原生家庭反抗、对大人表达不满情绪的工具?
如果真是如此,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
多年过后,当自己长大,回首看这一段时间,是否会后悔?
这让我想起娱乐圈另一位身份特殊的孩子:“小龙女”吴卓林。
“成龙私生女”,是她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出生前就备受关注,出生后爹不疼、妈不爱,报警指控母亲吴绮莉家暴、离家出走、公开出柜,令人唏嘘。
作为无辜的孩子,不负责任的父母带给她的苦难和痛苦让人同情。
但若因此就自甘堕落、自暴自弃,以牺牲自己的成长、成才和成器作为代价,是否真的值得?
我们无法决定决定自己的出身,很多时候也无法改变父母和环境。
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甘愿沉沦、陷入泥泞不自拔的借口。
高尔基的《童年》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书中主人公阿廖沙就是作者本人的缩影。
阿廖沙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三岁时父亲意外离世,母亲无力独自抚养他,将他送到外公外婆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暴躁的外公,自私的舅舅,让这个家充斥着暴力、威胁和谩骂。
在充满压抑的日子里,阿廖沙依旧凭着强大的信念,在灰暗愁苦的夜空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星星。
这与高尔基本人的童年经历是何其相似。
三岁时父母离世,孤苦伶仃的小高尔基寄居在开染坊的外祖父家,后来染坊破产,让原本就窘迫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高尔基流浪街头,但生活的破落和不堪并没有击垮他,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他依旧保持着阅读的爱好,心中的这点亮光,从未因命运的击打而泯灭。
相反,这星星之火,犹如希望的火种,在高尔基心向远方的梦想指引下,愈烧愈旺,最终成就了人类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
“不是每个创伤都是灾难,除非你允许这个灾难发生。”
可以说,原生家庭是我们的根,但那不一定就是我们的宿命。
要看我们怎么选择:
是选择带伤行走,执拗不接受治愈和救赎;
还是身在泥泞,却心怀光明,即使跌跌撞撞也不轻言放弃,最终逆风翻盘。
作家廖一梅曾说:
“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出来。”
愿每个命运发牌没那么幸运的孩子,都依旧能够好好爱自己,全力以赴,一生向阳,打出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