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引言:在我看来由主机厂打造的手机,很有可能是摆在汽车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的最后一关。

这年头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手机厂商进军汽车市场,然而在今年似乎颠倒过来了。之前就有消息称吉利将会进入手机市场,也有传言特斯拉也将会开展手机业务,而且名字都被泄露了出来,叫做Model π,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特斯拉的确认。近几日,蔚来要造手机这件事儿也引起了诸多网友的热议。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其实还有一则消息值得大家关注,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正在下降。而另一个来自某数据机构的公开的资料显示,全球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超过31个月,而中国用户换机周期为28个月。这个数据未来还将会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大家换手机不会那么频繁了。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聊手机编者并不是专业的,不过这则消息可以侧面证明这些车企进入手机市场,或许并不是为了扩展品牌业务。没有一个企业愿意费力不讨好去挑战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行业。那么,蔚来造“手机“,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他们到底想造一个怎样的“手机”,它会和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有哪些差异呢?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车企想要制造的手机,必然是围绕自己汽车产品的附加产品。

增强用户的体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希望在身上装更多的东西,包括第二台手机、钥匙等等。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开拓思维,如果把钥匙和手机进行整合,那么必然会带来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可能会有朋友要问,现在很多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APP,一样可以开锁。

不过这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而且只能通过APP利用手机硬件实现对车辆的操控,这意味着它的拓展性十分有限,而反过来让汽车品牌去打造一台手机,那么它和汽车之间功能交互可能性将会是无限的。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对此李斌称:“手机现在是蔚来用户最重要连接车的设备,不造手机相当于家里的钥匙不在自己手中。以蔚来用户为例,50%以上都是用苹果手机,但苹果对汽车行业很封闭,到现在都不开放接口,搞得蔚来很被动。”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这些年智能汽车的颠覆性不强,因为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车企手里。

我举个例子,在车辆检测到碰撞之后,发信号给手机拨打急救电话,向提前设定好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求救短信等。很显然,对于任何手机厂商来说,都不会给汽车品牌开放这种权限,而由汽车品牌自己打造的“手机”则可以完成授权。

蔚来造手机,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

故而,当我们看到汽车品牌要做手机的消息时,我建议大家不要着急挖苦、讽刺。在我看来由主机厂打造的手机,很有可能是摆在汽车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的最后一关。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态度,只需要理智观望就可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