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陈畅
由|编辑杨杰
"这是我一个月内从教育机构收到的第32份简历。
在加入一家直播公司担任新媒体运营总监之前,他曾在一家大型上市教育公司担任中层管理人员。他说,一年多来,他真正感受到了资本浪潮如何涌入在线教育行业,以及它是如何迅速退却的。
夏至正在为他的新工作招聘。他告诉AI财经新闻,现在公开招聘网站,前教育行业走出的求职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很多还在躺在他地址簿上的老熟人。"我跳出了教育行业,现在我必须和那些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小家伙一起手工筛选简历。这太戏剧化了。他叹了口气。
资本驱动、蒙住眼睛的在线教育终于在2021年夏天放缓了。"双减"政策落地后,网教行业主基调指向转型、收缩。随着轩然的结束,无数行业前员工走出了困境,踏上了寻找新工作的旅程。
再就业:保险,清洁,司机
你选择哪一个?
自今年年初以来,在线教育机构裁员的迹象一直在显现。有人觉得,网络教育公司员工的日常工作,变成了"晨会,下午裁员",排队做生意,为补偿办劳仲裁......据 Laco.com 数据显示,自2021年5月以来,已经离职并能快速上岗的网络教育员工比例已达到98.5%,而今年7月,该平台上在线教育行业人才月累计登录量高达互联网行业的92.8倍,是互联网行业的1.85倍。
许多离职员工告诉AI财经社,原来从事运营、技术、营销等岗位的员工,跳槽相对容易。"没有蔑视,没有薪酬压力,如果能力好就会提高工资。一位刚刚从一家教育公司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工厂的研究人员告诉AI Finance。
受影响最大的是担任教学职务的前工作人员。据报道,一位在首席在线教育公司工作的教师在被解雇后想继续担任教师,但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186份简历后,他仍然徒劳无功;在此之前,他的月收入约为2万元。
让更多教师在教学培训行业"丢掉工作,不丢工作",8月27日,北京市教委还举办了2021年北京中小学教师专项招聘会,各区共提供300多个教师岗位。同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还推出了专项招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为67所中小学和部分幼儿园提供254个教师职位。
对于更多"无处可去"的前网教机构离职员工,8月18日,北京通州举办了"双减"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再就业网招聘会,22家企业提供了77个工作岗位,共计360人。
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透露,在招聘会上,最高工资是电话销售,起薪10000元,其他职位的工资大多在3000-8000元之间。招聘的大部分工作是司机,客户服务,接待员,前台,清洁,绿化工人等;

图片:北京通州"双减"教职工再就业专场招聘会
这比之前在线教育行业提供的一般薪酬要低得多,但许多人认为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找到一份工作是件好事。AI Finance加入了200多名教学培训机构失业员工的小组,小组成员每天交流出路,"拥抱团体取暖",做民办教育,考试准备,转入微商,卖保险,都成为该团体每天积极认真讨论的话题。
王女士之前曾在一家儿童读书机构工作,这家机构已经工作了六年多,她说,在去年疫情爆发时,"双倍下注"政策低于她的收入,她被解雇了。现在,她是一名保险经纪人。王说她做出了这个选择,但也"下了大量的决心":"毕竟在大众眼中,'卖保险'普遍是有偏见的,我也觉得脸不会过。但现在我正在自己工作,我很满足。"
与王伟这样的人相比,一大批还想留在教育行业的人还是迷茫不已。
孙毅试过几位老师,都失败了,她有点郁闷。她说,她一直在参加考试的前同事今年36岁,考试老师超龄,没有机会复考,她担心自己也处于落后状态。她预测,"双减"政策还将对那些准备测试教师资格和教师编制的人产生影响,例如提高入学门槛,增加获得考试的难度以及更大的工作竞争。"我可能没有幸运地去公立学校。她说。不久前,孙毅的组织签订了合同,她成为"失业"大军的一员。"我的收入直接为零,而且心不好,所以我最近在面试一家素质教育机构,培训教师阅读名书。她说。
但尽管如此,孙毅还是担心未来素质教育的不稳:"很多人都在辞职,我还是跳进去,是不是有点傻?""她小组里很多人也给她提建议,让她更加犹豫:"大家都劝我去公立或私立学校当职前老师,他们说,要教和培训机构的就业前景不确定,一定要小心。"
逃犯:
"双减还给了我一个正常的女朋友"
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已经有一些人对行业趋势进行了预先判断,并及时离开了。夏至就是其中之一。
夏说,他不是老师,原来吸引他入职的不是"教育理想",而是资本驱动的"行业火热那股势头",企业不断筹集资金,估值热潮带来的"大厂"气场,以及员工也都不错的薪水。
渐渐地,他注意到这个行业发生了变化。"公司的助教、咨询、销售岗位,基本上三五个月都会换一个孩子,大多数人做一段要么换,要么跳槽,甚至直接赤身裸体,然后公司继续招聘一些新面孔来接手。如此之多,以至于每次我遇到新同事时,我都会问,我什么时候会离开?"
在夏至,这不是企业行为和行业的正常状态。3月,夏安在央视禁止网络教育广告后决定退出行业。他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简历和面试过程,在双倍下注前一周,他收到了他最喜欢的公司的邀请。"这应该是我职业生涯中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他说。
赵明说,他甚至感谢"双重削减"政策。他的女朋友在2019年左右加入了K12教育机构担任家庭教师,几乎与夏至同时。"她的工资真高,在南京,她毕业一年进入公司,每月8000元,不算其他业绩和提成,比我在一家制造工厂税前5000元的工资还算得体。
但赵明说,女友的工作也有不好的地方:"生物钟颠倒过来,经常忙起来就是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这导致她剧烈头痛、焦虑,也精神崩溃。"
2021年6月,赵明的女友因在该机构裁员而被解雇。现在,她有了一份新工作,早上朝九晚六,虽然待遇比家教时差,但至少两个人可以一起工作,吃饭,走路。"更重要的是,赵明说,她不会最终因为过度焦虑而无缘无故地给自己发脾气,身体、气气都好多了。"感谢双倍的损失,给了我一个正常的女朋友。"赵明感慨地说。
卖保险的王伟对AI Finance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她说,她过去加班,组织里的每个人都在做一些工作,不仅要上课,还要承担外部宣传、客户服务甚至部分行政后勤工作。
"当我在该机构工作时,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打电话上家,敦促家长续课,我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天打了80多个电话,我所有的电话和与父母的微信聊天都在公司监控下。家庭作业团伙的前实习生向AI Finance抱怨说,在工作了一个多月后,她离开了,因为她无法忍受疲惫的工作模式。
在这样的十三个年轻人眼中,他们是带着教育的理想进入网络教育行业的,但入职后的经历和他们的想象力完全不同,流量和KPI驱动,在其中工作的年轻人都是"身心疲惫"。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打击并不完全是坏事。"每当一个新时代到来时,它都意味着商业模式的重新洗牌,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机会和挑战,"一位集团朋友说。我们不是处于绝境,做家庭教育、读书会,或者发展个人IP私域流量是出路,教育行业有无数的子领域要做。
留宿者:每天照常上班
我心里"惊慌失措"。
大多数机构仍在运作,仍然有"残余"。夏至的前同事韩鑫既没有辞职,也没有被解雇。但他说他已经是"佛教徒":"这是每天麻木的。"
"它曾经是一个向内的卷,现在它是一个向外的卷。肖总对AI Finance总结道,"因为周围熟悉的同事都不见了,所以没有人和你争夺工作。"
萧薇也留在原来的机构。她说她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不敢裸言。虽然她未婚、无底产,单身,但是没有车,没有房间,在北京的生活费用让她觉得自己停不下来,"现在还找工作淡季,万一我不能继续工作,我只能等着喝西北风。
至关重要的是,肖说,他还了解到,一些公司不愿意雇用在线教育行业的人,"他们会觉得这样的求职者太贵了,买不起。
到2020年左右,当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时,机构正在透支工资成本并扩大招聘。中信证券在2020年发布的《在线K12课后辅导行业专项报告》中统计,行业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每年18万元,年薪水平在20万-40万元之多。为了抢走名师,一些院校甚至给名校毕业生拿出"一年保60万元"的工资。
这些在线教育机构从业者的胃口已经提高,很难恢复。"如果你随意换工作,你无法接受收入差距。"韩鑫说。
但许多留在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处于不安和焦虑的状态。"每天都有很多同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离开。工作组中的人数越来越少。我们似乎每天都在正常工作,但盯着电脑屏幕,我们感到"惊慌失措"。"一位1V1英语培训人员表示,近期有报道称,不少一线教育机构不断裁员,小机构正面临生死攸关的局面,我们看到更多之后的危机感很深。也许下一波裁员会有自己的表现。"
一些"坚持"的机构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工资下降的问题。一位在教学培训行业工作了11年的网友表示,他从助教到单一助教,然后成为一名教师,最后到教学校长,他的公司一直处于风潮之中,虽然他没有被解雇,但月薪只有3500元, 但勉强谋生。
韩鑫也开始动摇。"如果我们等一等呢?"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是有限的,如果有好的出路,最好换个赛道,早点跑。"
肖伟刚刚给AI财经社发了一条消息,说她旁边车站的一位男同事昨天也收到了裁员通知。她平静而勉强地看着他办理离职手续,交接工作,告别回到座位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招聘软件,悄悄地降低了她要求的薪资范围。
(应受访人要求,夏至、肖伟、韩鑫、赵明、王伟、十二、孙毅均为笔名)
本文由《金融世界》周刊账号AI财经新闻原创产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均不转载。违反者必须受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