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線上教育員工衆生相:“能賣保險我就很知足了”

溫|陳暢

由|編輯楊傑

"這是我一個月内從教育機構收到的第32份履歷。

在加入一家直播公司擔任新媒體營運總監之前,他曾在一家大型上市教育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人員。他說,一年多來,他真正感受到了資本浪潮如何湧入線上教育行業,以及它是如何迅速退卻的。

夏至正在為他的新工作招聘。他告訴AI财經新聞,現在公開招聘網站,前教育行業走出的求職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很多還在躺在他位址簿上的老熟人。"我跳出了教育行業,現在我必須和那些和我一起工作過的小家夥一起手工篩選履歷。這太戲劇化了。他歎了口氣。

資本驅動、蒙住眼睛的線上教育終于在2021年夏天放緩了。"雙減"政策落地後,網教行業主基調指向轉型、收縮。随着軒然的結束,無數行業前員工走出了困境,踏上了尋找新工作的旅程。

再就業:保險,清潔,司機

你選擇哪一個?

自今年年初以來,線上教育機構裁員的迹象一直在顯現。有人覺得,網絡教育公司員工的日常工作,變成了"晨會,下午裁員",排隊做生意,為補償辦勞仲裁......據 Laco.com 資料顯示,自2021年5月以來,已經離職并能快速上崗的網絡教育員工比例已達到98.5%,而今年7月,該平台上線上教育行業人才月累計登入量高達網際網路行業的92.8倍,是網際網路行業的1.85倍。

許多離職員工告訴AI财經社,原來從事營運、技術、營銷等崗位的員工,跳槽相對容易。"沒有蔑視,沒有薪酬壓力,如果能力好就會提高工資。一位剛剛從一家教育公司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工廠的研究人員告訴AI Finance。

受影響最大的是擔任教學職務的前從業人員。據報道,一位在首席線上教育公司工作的教師在被解雇後想繼續擔任教師,但在招聘網站上釋出了186份履歷後,他仍然徒勞無功;在此之前,他的月收入約為2萬元。

讓更多教師在教學教育訓練行業"丢掉工作,不丢工作",8月27日,北京市教委還舉辦了2021年北京中國小教師專項招聘會,各區共提供300多個教師崗位。同日,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還推出了專項招聘會,海澱區教育委員會為67所中國小和部分幼稚園提供254個教師職位。

對于更多"無處可去"的前網教機構離職員工,8月18日,北京通州舉辦了"雙減"教育教育訓練從業人員再就業網招聘會,22家企業提供了77個工作崗位,共計360人。

參加招聘會的求職者透露,在招聘會上,最高工資是電話銷售,起薪10000元,其他職位的工資大多在3000-8000元之間。招聘的大部分工作是司機,客戶服務,接待員,前台,清潔,綠化勞工等;

線上教育員工衆生相:“能賣保險我就很知足了”

圖檔:北京通州"雙減"教職工再就業專場招聘會

這比之前線上教育行業提供的一般薪酬要低得多,但許多人認為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找到一份工作是件好事。AI Finance加入了200多名教學教育訓練機構失業員工的小組,小組成員每天交流出路,"擁抱團體取暖",做民辦教育,考試準備,轉入微商,賣保險,都成為該團體每天積極認真讨論的話題。

王女士之前曾在一家兒童讀書機構工作,這家機構已經工作了六年多,她說,在去年疫情爆發時,"雙倍下注"政策低于她的收入,她被解雇了。現在,她是一名保險經紀人。王說她做出了這個選擇,但也"下了大量的決心":"畢竟在大衆眼中,'賣保險'普遍是有偏見的,我也覺得臉不會過。但現在我正在自己工作,我很滿足。"

與王偉這樣的人相比,一大批還想留在教育行業的人還是迷茫不已。

孫毅試過幾位老師,都失敗了,她有點郁悶。她說,她一直在參加考試的前同僚今年36歲,考試老師超齡,沒有機會複考,她擔心自己也處于落後狀态。她預測,"雙減"政策還将對那些準備測試教師資格和教師編制的人産生影響,例如提高入學門檻,增加獲得考試的難度以及更大的工作競争。"我可能沒有幸運地去公立學校。她說。不久前,孫毅的組織簽訂了合同,她成為"失業"大軍的一員。"我的收入直接為零,而且心不好,是以我最近在面試一家素質教育機構,教育訓練教師閱讀名書。她說。

但盡管如此,孫毅還是擔心未來素質教育的不穩:"很多人都在辭職,我還是跳進去,是不是有點傻?""她小組裡很多人也給她提建議,讓她更加猶豫:"大家都勸我去公立或私立學校當職前老師,他們說,要教和教育訓練機構的就業前景不确定,一定要小心。"

線上教育員工衆生相:“能賣保險我就很知足了”

逃犯:

"雙減還給了我一個正常的女朋友"

在"雙減"政策落地之前,已經有一些人對行業趨勢進行了預先判斷,并及時離開了。夏至就是其中之一。

夏說,他不是老師,原來吸引他入職的不是"教育理想",而是資本驅動的"行業火熱那股勢頭",企業不斷籌集資金,估值熱潮帶來的"大廠"氣場,以及員工也都不錯的薪水。

漸漸地,他注意到這個行業發生了變化。"公司的助教、咨詢、銷售崗位,基本上三五個月都會換一個孩子,大多數人做一段要麼換,要麼跳槽,甚至直接赤身裸體,然後公司繼續招聘一些新面孔來接手。如此之多,以至于每次我遇到新同僚時,我都會問,我什麼時候會離開?"

在夏至,這不是企業行為和行業的正常狀态。3月,夏安在央視禁止網絡教育廣告後決定退出行業。他開始了長達四個月的履歷和面試過程,在雙倍下注前一周,他收到了他最喜歡的公司的邀請。"這應該是我職業生涯中做出的最好的決定之一。他說。

趙明說,他甚至感謝"雙重削減"政策。他的女朋友在2019年左右加入了K12教育機構擔任家庭教師,幾乎與夏至同時。"她的工資真高,在南京,她畢業一年進入公司,每月8000元,不算其他業績和提成,比我在一家制造工廠稅前5000元的工資還算得體。

但趙明說,女友的工作也有不好的地方:"生物鐘颠倒過來,經常忙起來就是十多個小時沒有休息,這導緻她劇烈頭痛、焦慮,也精神崩潰。"

2021年6月,趙明的女友因在該機構裁員而被解雇。現在,她有了一份新工作,早上朝九晚六,雖然待遇比家教時差,但至少兩個人可以一起工作,吃飯,走路。"更重要的是,趙明說,她不會最終因為過度焦慮而無緣無故地給自己發脾氣,身體、氣氣都好多了。"感謝雙倍的損失,給了我一個正常的女朋友。"趙明感慨地說。

賣保險的王偉對AI Finance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她說,她過去加班,組織裡的每個人都在做一些工作,不僅要上課,還要承擔外部宣傳、客戶服務甚至部分行政後勤工作。

"當我在該機構工作時,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打電話上家,敦促家長續課,我記得我上班的第一天打了80多個電話,我所有的電話和與父母的微信聊天都在公司監控下。家庭作業團夥的前實習生向AI Finance抱怨說,在工作了一個多月後,她離開了,因為她無法忍受疲憊的工作模式。

在這樣的十三個年輕人眼中,他們是帶着教育的理想進入網絡教育行業的,但入職後的經曆和他們的想象力完全不同,流量和KPI驅動,在其中工作的年輕人都是"身心疲憊"。

是以,在某種程度上,"這一打擊并不完全是壞事。"每當一個新時代到來時,它都意味着商業模式的重新洗牌,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機會和挑戰,"一位集團朋友說。我們不是處于絕境,做家庭教育、讀書會,或者發展個人IP私域流量是出路,教育行業有無數的子領域要做。

留宿者:每天照常上班

我心裡"驚慌失措"。

大多數機構仍在運作,仍然有"殘餘"。夏至的前同僚韓鑫既沒有辭職,也沒有被解雇。但他說他已經是"佛教徒":"這是每天麻木的。"

"它曾經是一個向内的卷,現在它是一個向外的卷。肖總對AI Finance總結道,"因為周圍熟悉的同僚都不見了,是以沒有人和你争奪工作。"

線上教育員工衆生相:“能賣保險我就很知足了”

蕭薇也留在原來的機構。她說她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不敢裸言。雖然她未婚、無底産,單身,但是沒有車,沒有房間,在北京的生活費用讓她覺得自己停不下來,"現在還找工作淡季,萬一我不能繼續工作,我隻能等着喝西北風。

至關重要的是,肖說,他還了解到,一些公司不願意雇用線上教育行業的人,"他們會覺得這樣的求職者太貴了,買不起。

到2020年左右,當線上教育蓬勃發展時,機構正在透支工資成本并擴大招聘。中信證券在2020年釋出的《線上K12課後輔導行業專項報告》中統計,行業教師的工資水準普遍高于每年18萬元,年薪水準在20萬-40萬元之多。為了搶走名師,一些院校甚至給名校畢業生拿出"一年保60萬元"的工資。

這些線上教育機構從業者的胃口已經提高,很難恢複。"如果你随意換工作,你無法接受收入差距。"韓鑫說。

但許多留在這些機構的從業人員也處于不安和焦慮的狀态。"每天都有很多同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離開。工作組中的人數越來越少。我們似乎每天都在正常工作,但盯着電腦螢幕,我們感到"驚慌失措"。"一位1V1英語教育訓練人員表示,近期有報道稱,不少一線教育機構不斷裁員,小機構正面臨生死攸關的局面,我們看到更多之後的危機感很深。也許下一波裁員會有自己的表現。"

一些"堅持"的機構從業人員也面臨着工資下降的問題。一位在教學教育訓練行業工作了11年的網友表示,他從助教到單一助教,然後成為一名教師,最後到教學校長,他的公司一直處于風潮之中,雖然他沒有被解雇,但月薪隻有3500元, 但勉強謀生。

韓鑫也開始動搖。"如果我們等一等呢?"一個人的職業生活是有限的,如果有好的出路,最好換個賽道,早點跑。"

肖偉剛剛給AI财經社發了一條消息,說她旁邊車站的一位男同僚昨天也收到了裁員通知。她平靜而勉強地看着他辦理離職手續,交接工作,告别回到座位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招聘軟體,悄悄地降低了她要求的薪資範圍。

(應受訪人要求,夏至、肖偉、韓鑫、趙明、王偉、十二、孫毅均為筆名)

本文由《金融世界》周刊賬号AI财經新聞原創産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均不轉載。違反者必須受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