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绿茶:似水流年“朋友圈”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怀旧饭局,这是一个缘于20年前的饭局。

那是互联网的“BBS时代”,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论坛,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开版”,可以是公开的版,也可以是私密的版,公开版谁都可以订阅,比如当年特别著名的电影论坛“后窗看电影”就是公开版。而私密版需要申请,斑竹通过才可以进入,或者斑竹邀请也可以进入,这就形成了早期形态的“朋友圈”。

我那时候主要泡的一个论坛叫“饭局通知”,斑竹叫见招拆招,就是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读库创始人老六(张立宪),这个版开办于2002年2月5日,今年已经20周年了。

看名字就知道是发布“饭局通知”的地方,那时候我们每天下班前,去版里看看,今晚在哪儿吃,不用报名也不用跟帖,下班直接“杀”过去就行。有时候东边一个饭局,西边一个饭局,南边可能还有一个饭局,我们就局中局,局后局,有时候几个局合成一个局。据说最疯狂的一次,一晚上弄了六个局,喝了整整一宿。

绿茶:似水流年“朋友圈”

本文作者(左)与张立宪

因为是老六张罗的版,所以,饭局通知里的人主要是做出版的(如老六)、做媒体的(如我)、做电影的、做编剧的(如史航)、做话剧的……反正都是典型的文艺青年。

那时候我们还年轻,都是单身,所以,整天在一起,就像史航老挂在嘴边的:“那时候天空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当然,一群吃货在一起,除了吃吃喝喝,又衍生出来很多其他的局,像歌局,经常饭局后就一起去唱歌;戏局,有时候相约一起去看话剧等等。

此外,还有山局,那时候我是背包客,每周末和一群吃货们去郊区爬山、露营,我们自称为“山货”。爬完山回城里,直接奔到吃货们吃饭的地方,开吃开喝。我们一帮“山货”后来又另开了一个版叫“山局通知”,跟爬山有关的事就在这个版里讨论。

绿茶:似水流年“朋友圈”

本文作者与史航

其实那时候我们很穷,那点工资只够租房和饭局,但是,好像大家也不怎么着急,感觉都差不多,不像现在都很焦虑。

每次饭局结束,如果没喝多的话,当晚,老六会写一篇《今晚饭局六件事儿》,有时候他喝多了,别人看他没发,也会写《今晚饭局六件事儿》。第二天,老六醒来,又会补上《昨晚饭局六件事儿》,慢慢地,“六件事儿”就成为饭局通知里主要的文体,我们叫“六股文”,这可以说是饭局通知版的“认定文体”;其他照例,如《今晚歌局六件事儿》《周末山局六件事儿》等等。

后来,我结婚生子,渐渐退出了饭局,远离了山局。

不久前老六在自己的公众号发了一条久违的饭局通知:“这实在是一种值得流泪的幸福,与生俱来的同乡、同学、同事之外,忽然拥有了一种向来非常难以得到的东西:同类。我的电话本中也都是他们的联系方式,于是一个一个地通知,今晚就开吃。”

20年的饭局,老六的召唤。

十年前,十周年饭局的时候我们就在这家饭馆,这间包间。今年20年时,还是在老地方,那天来了三四十位吃货。原先每日都有的饭局,如今按十年来计了。

绿茶:似水流年“朋友圈”

2012年的十周年合影

已经没有了当年那样的浩荡之气,刚晚上九点多,三桌就合并为一桌。老六公众号里还说道:“二十年间无数酒酣耳热的饭局熬下来,大家总结出来我的生理规律:开始唱《告别的年代》的时候,说明已经醉到六成;唱《亚细亚的孤儿》时,醉到八成;如果将足本的《现象七十二变》对付下来,就算到了十成了。”那晚当然还是重复着罗大佑的歌曲,不过等我们散伙时也才唱到《亚细亚的孤儿》。

老六说:哎呀!等我们三十周年的时候,该是2032年了,那时候我是不是像陈晓卿老师那样苍老了呢?

那真是一段“闪亮的日子”,一种值得流泪的幸福。(绿 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