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孤独症患者不止今天

央广网兰州4月2日消息 (记者 邸文炯 实习生 杨诗卉) 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患者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拥有明亮的眼睛却回避他人的眼神,他们有灵敏的听力,却无法对他人的呼唤做出回应,就像天空的星星在黑暗中独自闪烁。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孤独症患者不止今天

孤独症患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杨静告诉记者:“孤独症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起病多在出生36个月以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性的社交互动和社交交流能力缺陷,以及受限重复的行为或兴趣。”

与影视作品中的拥有非凡记忆力和心算能力的孤独症患者不同,现实中大部分孤独症患者并不是天才。据杨静介绍,孤独症患儿通常难以理解他人的感情,不会与他人分享欢乐与兴趣,难以和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多数孤独症患者言语发育迟缓,仅能用简单、刻板、重复的言语进行交流。此外,孤独症患者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可能会出现奇特怪异的行为动作,如将手放在眼前凝视和扑动等。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孤独症患者不止今天

兰州凡尘安心特教中心康复训练作品(央广网发 杨诗卉 摄)

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孤独症患者尤为重要。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早期诊断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康复干预,可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

甘肃省残联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孤独症患儿每年需进行不少于10个月的康复训练。目前,甘肃省孤独症康复机构共82家。2019年至2021年,省内需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1337人,目前已经开展康复训练1293人。据悉,2022年甘肃省残联计划救助孤独症患儿700余名,投入资金1400万元。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孤独症患者不止今天

兰州凡尘安心特教中心孤独症患者作品展(央广网发 杨诗卉 摄)

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儿童患者超过200万,并以每年能近20万的速度增长。孤独症虽然属于终身慢性疾病,但来自社会的理解和接纳可以帮助他们感受世界的缤纷多彩。兰州凡尘安心特教中心老师石莹莹告诉记者:“当普通人遇到孤独症患者时,用平等、尊重、理解的心态看待这个群体,就是对于他们最大的尊重,希望社会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关爱不止在今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