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山高我为峰

——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文/毛国典

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从先秦古玺印到汉印,再到明清流派印,从汉玉印到将军印,从黄牧甫到陈巨来,从风格上分,有工稳隽秀一路,有写意奔放一路,当前的篆刻不同于古人,已经从实用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字号”展览的推动下,参与篆刻的作者越来越多,群体也越来越大,投稿作者人数多,就意味着入展越来越难,全国篆刻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作为一位印人,能在国展中多次入展获奖,更是凤毛麟角,贤军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翻开贤军的篆刻作品集,品读作品集里收录的每一方印和每一个边款,都非常精致,一位印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刻这么多印和边款很让我佩服,贤军说让我提意见,不如说让我好好学习更为贴切。

从他的作品集里可以看到贤军在“临刻古玺印”上下了苦功夫,临印与临帖是同样的道理,不在一家一帖上下苦功很难把一家一帖临像,同样不把每一方古玺印临像,也很难刻出高水平的古玺印风来,这即是苦功夫,又是一个印人的智慧,而贤军二者都兼之。古玺印印面较小,贤军在古玺印的基础上把古玺印放大刻,有的印刻到8公分左右大小,印面大而不空,印面的虚与实,直线、斜线的合理穿插,以及文字与边栏之间的粘边或借边,还有边与栏哪个部位要“破”,印面里哪些地方用“留红”或“留白”来补空等等,一切的篆刻语言和技法被贤军运用得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一点也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的境界。贤军在用字上也是特别慎重的,有些不常用的字,以边款的形式加以文字说明,以增强印面的可读性,但又不囿于古玺文字的字法,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增强了印面的视觉效果,让一方印“活”了起来。

贤军不但在印面上下了苦功夫,同时边款也刻的非常精彩,作品集里很多边款都是长款和多面款,有阴刻有阳刻,边款也能说明一位作者的文字功夫和文学素养,在当前的国展中边款刻的好是加分的,从边款也能看得出贤军对篆刻的膜拜和一颗虔诚的心。

贤军在治印这一领域里付出的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是一位专心做学问和研究的文人,从他的作品集的简介里,看他的参展经历可以印证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他成功了,但谁又能看到一个成功者之前所付出的夜以继日的艰辛?

多少年来,贤军一直坚守在他那“一方净土”,经营着他那“二亩三分地”,默默耕耘,甘于寂寞,固守这一“雕虫小技”的乐趣中,把“小技”做成“大文章”,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符号。贤军没有辜负恩师许雄志先生对他的培养,从他身上也能印证名师指点的重要性和“名师出高徒”的道理,更能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其实,贤军的修养不只是篆刻,他的刻字作品也在全国刻字展中获过奖,书法也写得很好,他不走“江湖”,谦虚低调,在默默地做学问、认认真真地做好人,是金子总会发光,只靠耍小聪明,没有硬件的宣传即便是把自己包装成“大师”,最多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仅此而已。修养靠“养”,成果靠“拼”,贤军都做到了。

另外,贤军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艺术家。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肩负起社会责任,都要有一片大爱之心,社会才能和谐。贤军的一言一行都做到了“不忘初心”,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在湖南开办了篆刻班,培养了一批湖南本土篆刻家,带动了湖南省的篆刻队伍,为湖南的书法篆刻做出了贡献,在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的篆刻班,贤军和湖北的魏晓伟一直带班,给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做,上课认真负责,每天坚持微信点评学员作品,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播给每一个学员,处处能感受到贤军的社会担当和治学的严谨认真。除湖南、江西外,只要其他省份有邀请,贤军都会欣然应允去授课。在我心目中,贤军可谓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我相信,只要贤军以后能保持这种平静的研究和创作心态,保持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俯下身子传播传统文化,敢于担当,扶持后人,用大爱大胸怀回报社会,在不远的将来,贤军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

吴贤军作品欣赏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观点丨毛国典:篆刻家吴贤军印象

吴贤军个人简介

吴贤军,字竹甫,1969年出生于湖南平江,2004年定居长沙,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篆刻艺委会主任、周口师范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导师、江西省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师、长沙市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岳麓印社主席团成员、长沙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书法篆刻与现代刻字,兼修国画诗词。出版《中国当代篆刻家——吴贤军篆刻集》《印坛点将·吴贤军》《春风化雨·吴贤军篆刻作品集》。《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大厦报》《诗词》《长沙晚报》《湘潭城市报》《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篆刻》《科技进步与对策》《西泠艺丛》《青少年书法》《艺术中国》《湖南书法》《湖南书画》《湖南教育》《年轻人》《职教与就业》《财富地理》等以专文、专版予以重点宣传推介。作品被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张宗祥纪念馆、西泠印社、中国文字博物馆、长江文明馆、湖南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吉林市美术馆、雅安市博物馆、青田县人民政府、中共义乌市宣传部等单位收藏。

【作品获奖】

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陈介祺奖,第二届“沙孟海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一等奖,“西泠百年·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多项兼能奖,首届“容庚奖”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最高奖),湖南首届中青书法展优秀奖(最高奖),“西泠百年·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优秀奖,第四届中国海丝书法大赛银奖,“生态大连”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优秀奖(最高奖),“乐平古戏台”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魅力桃都——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优秀奖,第三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优秀奖,“日出东方”——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三等奖,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09年教学成果优秀作品评选二等奖,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第六届湖南艺术节——长沙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银奖。

【作品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作品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七、八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大爱妈祖——首届中华“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相期与来”——西泠名家篆书篆刻学术研究展,湖南书法晋京展,第五届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当代100位著名篆刻家主题创作展,“典·章”全国获奖青年名家篆刻邀请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周年湖南省主题书法篆刻作品展,《印迹初心》西泠印社百名艺术家篆刻展,还看今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省篆刻全国巡展,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五周年学术回顾展,当代篆刻百家同刻“金石之都”精品大展,大汉气象——国际篆刻名家名社邀请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第四届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书法、篆刻、刻字作品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西泠印社115年社庆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兰亭·湘籍兰亭奖获奖书家作品展,惟楚雅集·湘籍国展获奖书法家作品展,海纳百川·晒墨宝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庆祝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全国现代刻字艺术精品展,2017全国刻字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二届全国篆书书法大展,第二届“王羲之奖”书法作品展,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书印参同·当代印人篆刻篆书精品展,长乐未央·岳麓印社青年篆刻家八人作品展,首届湖南省青年篆刻家提名展,百舸争流——长沙·烟台书法篆刻联展,南昌·长沙书法篆刻联展,广州·长沙书法篆刻作品联展,苏州·长沙篆刻精品提名展,湖南·甘肃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上海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浙江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内蒙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江苏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山东篆刻家作品联展,湖南·日本篆刻家作品联展。

(原载于《财富地理》2022年4月网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