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山高我為峰

——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文/毛國典

篆刻這門古老的藝術,從先秦古玺印到漢印,再到明清流派印,從漢玉印到将軍印,從黃牧甫到陳巨來,從風格上分,有工穩隽秀一路,有寫意奔放一路,目前的篆刻不同于古人,已經從實用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國字号”展覽的推動下,參與篆刻的作者越來越多,群體也越來越大,投稿作者人數多,就意味着入展越來越難,全國篆刻界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作為一位印人,能在國展中多次入展獲獎,更是鳳毛麟角,賢軍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翻開賢軍的篆刻作品集,品讀作品集裡收錄的每一方印和每一個邊款,都非常精緻,一位印人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刻這麼多印和邊款很讓我佩服,賢軍說讓我提意見,不如說讓我好好學習更為貼切。

從他的作品集裡可以看到賢軍在“臨刻古玺印”上下了苦功夫,臨印與臨帖是同樣的道理,不在一家一帖上下苦功很難把一家一帖臨像,同樣不把每一方古玺印臨像,也很難刻出高水準的古玺印風來,這即是苦功夫,又是一個印人的智慧,而賢軍二者都兼之。古玺印印面較小,賢軍在古玺印的基礎上把古玺印放大刻,有的印刻到8公分左右大小,印面大而不空,印面的虛與實,直線、斜線的合理穿插,以及文字與邊欄之間的粘邊或借邊,還有邊與欄哪個部位要“破”,印面裡哪些地方用“留紅”或“留白”來補空等等,一切的篆刻語言和技法被賢軍運用得恰到好處,真正做到了“一點也不能多”“一點也不能少”的境界。賢軍在用字上也是特别慎重的,有些不常用的字,以邊款的形式加以文字說明,以增強印面的可讀性,但又不囿于古玺文字的字法,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稍加變化,增強了印面的視覺效果,讓一方印“活”了起來。

賢軍不但在印面上下了苦功夫,同時邊款也刻的非常精彩,作品集裡很多邊款都是長款和多面款,有陰刻有陽刻,邊款也能說明一位作者的文字功夫和文學素養,在目前的國展中邊款刻的好是加分的,從邊款也能看得出賢軍對篆刻的膜拜和一顆虔誠的心。

賢軍在治印這一領域裡付出的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他是一位專心做學問和研究的文人,從他的作品集的簡介裡,看他的參展經曆可以印證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他成功了,但誰又能看到一個成功者之前所付出的夜以繼日的艱辛?

多少年來,賢軍一直堅守在他那“一方淨土”,經營着他那“二畝三分地”,默默耕耘,甘于寂寞,固守這一“雕蟲小技”的樂趣中,把“小技”做成“大文章”,從中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和符号。賢軍沒有辜負恩師許雄志先生對他的培養,從他身上也能印證名師指點的重要性和“名師出高徒”的道理,更能印證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其實,賢軍的修養不隻是篆刻,他的刻字作品也在全國刻字展中獲過獎,書法也寫得很好,他不走“江湖”,謙虛低調,在默默地做學問、認認真真地做好人,是金子總會發光,隻靠耍小聰明,沒有硬體的宣傳即便是把自己包裝成“大師”,最多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僅此而已。修養靠“養”,成果靠“拼”,賢軍都做到了。

另外,賢軍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的藝術家。我認為每一個人都要肩負起社會責任,都要有一片大愛之心,社會才能和諧。賢軍的一言一行都做到了“不忘初心”,熱心公益,傳播正能量。在湖南開辦了篆刻班,培養了一批湖南本土篆刻家,帶動了湖南省的篆刻隊伍,為湖南的書法篆刻做出了貢獻,在江西省書法教育訓練中心的篆刻班,賢軍和湖北的魏曉偉一直帶班,給每一位學員量身定做,上課認真負責,每天堅持微信點評學員作品,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播給每一個學員,處處能感受到賢軍的社會擔當和治學的嚴謹認真。除湖南、江西外,隻要其他省份有邀請,賢軍都會欣然應允去授課。在我心目中,賢軍可謂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我相信,隻要賢軍以後能保持這種平靜的研究和創作心态,保持這種嚴謹的治學态度,俯下身子傳播傳統文化,敢于擔當,扶持後人,用大愛大胸懷回報社會,在不遠的将來,賢軍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會更加光明!

吳賢軍作品欣賞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觀點丨毛國典:篆刻家吳賢軍印象

吳賢軍個人簡介

吳賢軍,字竹甫,1969年出生于湖南平江,2004年定居長沙,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直書畫家協會篆刻藝委會主任、周口師範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導師、江西省書協書法教育訓練中心教師、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嶽麓印社主席團成員、長沙市書協篆刻委員會副主任等。擅長書法篆刻與現代刻字,兼修國畫詩詞。出版《中國當代篆刻家——吳賢軍篆刻集》《印壇點将·吳賢軍》《春風化雨·吳賢軍篆刻作品集》。《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法大廈報》《詩詞》《長沙晚報》《湘潭城市報》《中國書法》《中國篆刻》《篆刻》《科技進步與對策》《西泠藝叢》《青少年書法》《藝術中國》《湖南書法》《湖南書畫》《湖南教育》《年輕人》《職教與就業》《财富地理》等以專文、專版予以重點宣傳推介。作品被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張宗祥紀念館、西泠印社、中國文字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湖南圖書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吉林市美術館、雅安市博物館、青田縣人民政府、中共義烏市宣傳部等機關收藏。

【作品獲獎】

第二屆“陳介祺獎”萬印樓篆刻藝術大展陳介祺獎,第二屆“沙孟海獎”全國書法篆刻大展一等獎,“西泠百年·湖山流韻”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多項兼能獎,首屆“容庚獎”全國書法大展優秀獎(最高獎),湖南首屆中青書法展優秀獎(最高獎),“西泠百年·樂石吉金”大型國際篆刻選拔賽優秀獎,第四屆中國海絲書法大賽銀獎,“生态大連”全國書法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西泠印社第八屆篆刻藝術評展優秀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九屆全國刻字藝術展優秀獎(最高獎),“樂平古戲台”全國書法大賽二等獎,魅力桃都——中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優秀獎,第三屆國際刻字藝術大展優秀獎,“日出東方”——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三等獎,中國書協書法教育訓練中心2009年教學成果優秀作品評選二等獎,達浒花炮杯-紀念譚嗣同誕生140周年全國詩詞大賽佳作獎,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長沙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銀獎。

【作品入展】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絲綢之路”全國書法作品展,第二屆“趙孟頫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全國第十屆刻字藝術作品展,第三屆“四堂杯”全國書法大展,“乾元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七、八屆篆刻藝術展,全國“王安石獎”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沈延毅獎”書法篆刻作品展,首屆“沙孟海杯”全國書法篆刻大展,大愛媽祖——首屆中華“媽祖杯”全國書法篆刻大展,“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西泠印社第七屆篆刻藝術評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堯山杯新人展,“相期與來”——西泠名家篆書篆刻學術研究展,湖南書法晉京展,第五屆印道·中國篆刻藝術雙年展——當代100位著名篆刻家主題創作展,“典·章”全國獲獎青年名家篆刻邀請展,“偉業”慶祝中國共産黨100年周年湖南省主題書法篆刻作品展,《印迹初心》西泠印社百名藝術家篆刻展,還看今朝——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湖南省篆刻全國巡展,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教育訓練中心五周年學術回顧展,當代篆刻百家同刻“金石之都”精品大展,大漢氣象——國際篆刻名家名社邀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篆刻名家邀請展,第四屆印道·中國篆刻藝術雙年展,湖南省書法家協會第七屆書法、篆刻、刻字作品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西泠印社115年社慶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蘭亭·湘籍蘭亭獎獲獎書家作品展,惟楚雅集·湘籍國展獲獎書法家作品展,海納百川·曬墨寶杯國際書法篆刻大賽,慶祝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全國現代刻字藝術精品展,2017全國刻字名家作品邀請展,第二屆全國篆書書法大展,第二屆“王羲之獎”書法作品展,首屆沈商文化杯全國書畫作品展,書印參同·當代印人篆刻篆書精品展,長樂未央·嶽麓印社青年篆刻家八人作品展,首屆湖南省青年篆刻家提名展,百舸争流——長沙·煙台書法篆刻聯展,南昌·長沙書法篆刻聯展,廣州·長沙書法篆刻作品聯展,蘇州·長沙篆刻精品提名展,湖南·甘肅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上海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浙江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内蒙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江蘇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山東篆刻家作品聯展,湖南·日本篆刻家作品聯展。

(原載于《财富地理》2022年4月網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