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01

自从疫情反弹这一段时间里,我总会听见邻居刘姐教育孩子的声音。

她的儿子在家里上网,她就一直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不管他吧,在电脑面前坐两个钟头,也不会去听老师讲课;

稍微教育一下,这个孩子就会大喊大叫,把整个家庭都弄乱了。

不晓得刘姐是“爱心妈妈”还是坚持快乐教育?

或者,她会变成一个“虎妈”,来威逼这个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都在为这个问题发愁。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五谷丰情感

02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吃苦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他们走向光明的人生之路。

因此,家长们要有更长远的视野,学会“狠心”教育观。

毕竟,一个“被逼”,一个“没被逼”,二十年后,这些孩子的生活完全不同。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条新闻。

说是广东某便利店,被一帮孩子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就给抢光了。

在警方发布的录像中,看到了半夜1点,一伙人打开了便利店的卷帘门,然后实施了偷窃。

案件侦破得很快,警方也注意到,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缺乏家长的教育。

他们不喜欢学习,父母就让他们退学;

他们想做什么,父母也没办法。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对他们的溺爱。

如何让你的子女变成一个不幸的人?这种办法,就是要听他的话。正如上面的新闻所示。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极端事例很少见,但是很多家长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是错误的,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

孩子不专心做功课,不如就让他玩一会;

孩子弹琴半个钟头,担心孩子会累;

不想去学校的时候,找个借口给自己的孩子请了个假。

每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原则,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开心。

在他们的观念中,“快乐教育”的实质是“快乐”,而不是“教育”。

最后,孩子们是幸福的,但是他们的学业却一塌糊涂,甚至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毁了自己的未来。

要知道,人在幼年的时候,最缺少的就是自我控制,最善于随心所欲,知难而退。

你不去强迫他们,让他们的童年看起来是幸福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将来,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你不忍心看着你的子女受苦,他以后就要忍受人生的苦难;

如果你不能现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那么以后这个社会就会帮你教育他。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03

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

不要盲目地相信“快乐教育”,好的教育总是违背人性的。

就像钱文忠教授说的那样:

“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呢?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要想把一个好的孩子培养出来,没有家长的规劝、约束甚至是严格的教育是不行的。

还记得那个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没有胳膊的孩子彭超么?

尽管身体有缺陷,但他的诗歌造诣,还是让他登上了这个节目的第一个冠军。

他向我们展示了:在每个好孩子的身后,都有一对冷酷无情的“父母”。

6岁的时候,彭超因为触电而失去了一条手臂,但在手术结束后的二十多天里,他的爸爸彭昌富却让他学会了用脚写字。

彭超被绷带缠得很紧,他愤怒地将钢笔往地上一蹬,对着自己的父亲喊道:

“我的伤好痛,能不能别再训练了?”

谁知,彭昌富非但没有手下留情,还让他继续写下去。

直到儿子完成了一页,他才回过头来,哭得梨花带雨。

接下来的几天,他的父亲更加“狠心”了,他看着彭超学习,看着他锻炼,不让他放松。

之后,彭超不但喜欢上了读书,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登上了诗歌大会,让大家都为之侧目。

彭爸爸很无情,他知道,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的确,要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毅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栽培。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04

一位天才的父母曾经说过: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不积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强迫他们,那么他迟早会被其他同学甩开,到时候有一天会怪我们。

父母终有一日会老,子女终有一日会步入社会,无人能护其一生。

如果能让一个孩子吃点苦头,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那他以后的路就会更好。

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独立自律的习惯,就需要我们作为父母,时时刻刻地督促他们。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教练式”的家长?

第一,树立榜样,做好孩子的楷模。

前不久,一对孪生兄弟爆红。

在高考的时候,他的哥哥李世乾考了667,他的弟弟李世坤考了654

这一年,他们两个都考上了北京大学。

很多人到他们父母那里讨教,他们的爸爸说:

很简单,跟他们一起读书。

家长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做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指导孩子,要比没完没了地催促和唠叨要好得多。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05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表明:

“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是他的家人和孩子自己,这个因素能起65%作用。”

第一,树立榜样。

家长们把电话放下,拿着书本,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读书;

家长们自我约束,经常锻炼,小孩就不会偷懒。

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就必须要从自己的身上,树立自己的榜样。

第二,要让子女有出息,就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定下规矩。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熊孩子”

这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从空中摔下一个玩具,把一个孕妇推下楼梯等等。

当我们责备自己的孩子时,不要忘记,每一个“熊孩子”都是被家长宠坏的。

有句话说得好,学好规矩,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教育孩子懂得规矩,比学习成绩和习惯更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就是生存在这个有秩序的世界中。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帮助他成长,也可以抑制他的急躁,锻炼他的意志。

第三,要有张力,要有弹性。

有句话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凡事都要有个限度,过分就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在教育上也是一样。

我们既不能对孩子放纵,也不能对他们太严厉,使他们有逆反的情绪。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那些适度放松的人要比废寝忘食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成功。

做父母的要知道如何,适当让自己的孩子放松。

当孩子有压力时,可以把他们带到室外,让他们放松;

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适度地与他们交谈;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无聊,那就陪他玩吧。

我们不想当“爱心爸妈”,但也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

十年树人,百年树人,不是那么好教的,关键是要掌握好自己的力量。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这几点

06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听人诉苦?

孩子成天玩手机,玩游戏,话也不说,骂也骂不得,实在是很难教育;

孩子磨磨蹭蹭起床,刷牙,吃饭,不催也不动,每天上学都迟到;

孩子们太懒,不做家务,不喜欢参加兴趣班,不参加体育活动。

其实,这是一个孩子的本性,也是他们的习惯。

没有天生的自制力的孩子,只有不愿意强迫自己的孩子父母。

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加油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