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对于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来说,2022年4月1日显然是个“新品迭出”的日子。一方面,诸如联想、雷蛇等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发布了一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新品。当然大家都知道,它们自然是“愚人节限定”,只是为了图一乐的产物。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但另一方面,今天其实还有一款真正上市开售的新机也引发了诸多关注,这就是三星Galaxy A53 5G。乍看之下,起售价3299元的这款似乎是一款典型的2022年款中端产品,但细究其硬件配置与所体现出的产品思路却会发现,这款新机似乎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它的性价比如何?只看性能的话确实不高

6.5英寸FHD+ Super AMOLED 120Hz屏幕、三星自产的Exynos1280主控、8GB+128GB起的存储配置、5000mAh电池、25W PD快充,再加上前置3200万像素、由64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超广角+500万像素微距+500万像素虚化镜头组成的后摄模组,基本就是Galaxy A53 5G的整体配置了。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熟悉Exynos 1280这款SoC,但其内部代号是S5E8825(没错,这意味着它其实隶属古老的Exynos8系列,而非最新的9系列)。它集成了两颗主频2.4GHz的Cortex-A78大核、六颗主频2GHz的Cortex-A55小核,同时配备了Mali-G68 MC4 GPU方案。

很显然从基本的硬件架构上就能看出,Exynos 1280的性能等级肯定比不上今年次旗舰市场的明星产品,联发科天玑8100的,不仅如此,它甚至也比不上去年这个价位段的主力SoC骁龙778G。事实上从参数上来看,Exynos 1280无论CPU还是GPU的设计,都与联发科天玑920十分接近,性能基本上也应该就是天玑920的水准。换而言之,也就是相当于目前市面上一些1500-2000元档位、性价比较高的5G机型的水准。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但此次Galaxy A53 5G在国内市场的首发价格,是3299元起。就算算上官网的多个优惠政策(包括以旧换新补贴300元、积分赠送300元、免费一年碎屏保)叠加,最多也只能折算到差不多2500元的水平,与其他品牌的天玑900、天玑920机型定价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仅以性能/价格的“性价比”来算不算很低,但确实也绝对不能说高。

然而,它也有不少同级机型少见的功能亮点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Galaxy A53 5G就是一款典型的,“水土不服”的海外品牌中端机呢?

如果这么想,其实也错了。因为细究这款机型的配置就会发现,与其他主流的2000-3000元价位段机型相比,三星在Galaxy A53 5G上又确实堆了一些并不常见的配置。

比如说,它那块Super AMOLED屏幕具备高达800nit的亮度,这在中端机中其实非常少见。也意味着Galaxy A53 5G可以提供室外阳光环境下更出色的可读性,不会因为屏幕亮度不足导致屏幕看起来黑成一片。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又比如说,它有配置立体声扬声器,而且还内置了杜比全景声音效。要知道双扬声器和音效认证、调校都是真金白银的成本,这样的配置在各种旗舰、次旗舰机型里是很常见,但在中端机中则还真不多。

除此之外,Galaxy A53 5G的卡槽为当前已经非常稀少的“三选二”设计,也就是说它支持TF卡扩容。考虑到这款机型原本就不是以“游戏性能”作为卖点,因此就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没有必要多花钱去买更高容量的版本。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这还没完,如果将Galaxy A53 5G的相机配置与同级别机型对比就会发现,它其实要比大多数这一价位段的竞争对手更好。一方面,3200万像素的前摄几乎是非旗舰机能用到的最顶级水准(只有旗舰才会用到4400万或5000万级别的前置大底方案);另一方面,它的后置主摄具备光学防抖、后置超广角副摄的底比大多数非旗舰机更大,同时哪怕是两枚500万像素的副摄,规格也比常见的200万像素微距/虚化方案要高一个级别。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最厉害的是,作为一款完全与“旗舰”沾不上边的产品,Galaxy A53 5G还具备IP67级别的防尘耐水,日常淋点小雨、偶尔沾点尘土、用水冲洗一下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性价比≠跑分÷性能,中端机也需多元化

讲真,在历数Galaxy A53 5G相比于绝大多数中端机型的功能亮点后,我们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单纯以硬件设计上的成本来算,其实它真不见得比许多竞争对手低,甚至有可能反而更“厚道”。

但为什么哪怕是我们三易生活,在最初看到这款三星Galaxy A系列新机的价格时,还是会产生“性价比不高”的判断呢?

很简单,因为用单纯的SoC算力去判断手机的“硬件价值”,其实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这种固有思维背后,既有如今大型手游越来越吃性能的因素驱动,同时也有手机厂商宣传的“功劳”在里面。

3299元起的Galaxy A53,诠释了“性价比”的另一面

然而仔细想想,难道对于成本受限的中端机型来说,就必须把成本都主要花在SoC性能上吗。难道就不能有不玩游戏的用户,在中端机型上追求更好的拍照、更强的机身做工,以及更好的显示效果之类的功能吗?

其实,“性价比”的“性”本身就不应该仅以性能、甚至是仅以跑分作为唯一标准。一款手机也好、一个别的什么商品也罢,它的使用价值本就应该是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来决定。说白了,既然不是每一位用户都一定需要“高跑分”的硬件,那么我们自然也理应允许更多、像Galaxy A53 5G这样,把成本花在其他用户需要方面的中端产品存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