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情感心理】疫情下亲子隔离的家庭更需增进共情

【情感心理】疫情下亲子隔离的家庭更需增进共情

摄影 杨梦礼

疫情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都渐渐地适应了防疫常态化的生活。但对于那些疫情期间要坚守重要岗位的人来说,生活受到的影响更加深入,甚至亲子之间的关系也随着疫情的消长受到考验。特别是那些夫妻双方都为了忠于职守而长期无法照顾孩子的家庭,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无法回家孩子变得沉闷

2022年初又一波新冠疫情来袭。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抗疫的同时,每个人也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有的人可能因为正常生活中的某些节奏突然减慢、转变、暂停而焦虑;一些人可能因为疫情的不断反复持续而变得懈怠,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还有一些肩负重要防疫工作职责的人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面临各种困难,却一直逆向而行,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我在接待热线电话的时候总能接触一些相关的事例,一些令我觉得感动,一些让我感到心疼。

例如一位老人向我讲到了他作为爷爷,在疫情期间所面临的困境:

老人的儿子、儿媳都从事着保护国计民生安危的重要工作,老人很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从疫情之初至今,他们就始终保持着“封闭上班-居家隔离-封闭上班-居家隔离”这样的往复循环之中。为了防止将感染因素带入工作场所,即便回了家,他们也要自觉保持相对隔离的状态,减少公共和社交活动。尤其每当疫情形势严重的时候,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单位可能暂时停止工作轮换。这就意味着那些正在单位值岗的人,长期被封闭在里面,他们只能一边为保证社会稳定而努力工作,一边默默等着疫情缓和的消息。

由于今年这一波疫情来得突然,老人的儿子、儿媳就同时被封在了单位里,很长时间也没有轮换的消息。正在上小学6年级的孙女就一直跟着爷爷生活。一开始祖孙相处得还挺融洽,但随着日子越来越长,很久见不到父母,孙女开始渐渐变得爱发脾气,再后来变得沉闷、不爱说话,现在干脆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也不肯接父母的电话。

爷爷很担心孩子,从电话里能听出他的焦虑:“万一给孩子憋屈病了怎么办?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就一直催促儿子、儿媳赶紧想办法回来,再不回来我就没有办法了。”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对这位老人的问题,我谈了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这种变化,很可能与父母的许诺一次次没有兑现有关。父母在与孩子通电话时,可能既想安慰孩子,同时也表达希望尽快回家的愿望,所以总是说:“快了快了。”但有些事情却是身不由己,回家的日子一再拖延。

这样的事情发生次数多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一次次失望,甚至可能会觉得父母并不关心自己。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电话的行为,本身就是更希望被父母看到,获得关注。

对于年纪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一味讲道理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建议,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首先要调整好情绪,因为情绪是可以迅速“传染”的。

如果成年人都过度紧张、焦虑,必定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再加上沟通过程中流露出的抱怨、责备等,容易使孩子感受到被遗弃、无助、无力,更加受到伤害。

【情感心理】疫情下亲子隔离的家庭更需增进共情

这也让我想起了,今年疫情之初的时候,有一批儿童受到感染,需要隔离治疗。当时大多家长虽然担心自己的孩子,但情绪相对稳定,这对于稳定孩子的情绪很有帮助。但有些父母紧张起来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点,网上视频里就看到过一位母亲,一边看着自己的孩子穿着防护服离去,一边哭喊着要往前冲。我完全理解这位家长的感受,但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这种状态反而更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另外,爷爷奶奶在与孩子日常沟通时,或者爸爸妈妈与孩子通话视频时,除了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还需要尽可能地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够说出来、哭出来、喊出来,用语言和行为告诉孩子:“家长读懂了她,看到了她,她是一个非常正常、爱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其次,建议爷爷奶奶与孩子沟通时,发自内心地表达一个观点态度:“你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但是遇到这种疫情变化,为了社会、大众的安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就是实实在在的英雄。爷爷奶奶为有这样的儿子、儿媳感到光荣自豪。你爸爸妈妈能够坚守下去也离不开你的支持。”即使是认知水平低的儿童,也能够感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

除了上述这些,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老师给孩子鼓励、支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付出得到了更多的尊重,有助于让他们从正面看待这段经历。

作者 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长 心理学教授 刘援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