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感心理】疫情下親子隔離的家庭更需增進共情

【情感心理】疫情下親子隔離的家庭更需增進共情

攝影 楊夢禮

疫情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随着時間推移,很多人都漸漸地适應了防疫常态化的生活。但對于那些疫情期間要堅守重要崗位的人來說,生活受到的影響更加深入,甚至親子之間的關系也随着疫情的消長受到考驗。特别是那些夫妻雙方都為了忠于職守而長期無法照顧孩子的家庭,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父母無法回家孩子變得沉悶

2022年初又一波新冠疫情來襲。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上司下,全力以赴抗疫的同時,每個人也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有的人可能因為正常生活中的某些節奏突然減慢、轉變、暫停而焦慮;一些人可能因為疫情的不斷反複持續而變得懈怠,失去了應有的警惕;還有一些肩負重要防疫工作職責的人承受着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壓力,面臨各種困難,卻一直逆向而行,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我在接待熱線電話的時候總能接觸一些相關的事例,一些令我覺得感動,一些讓我感到心疼。

例如一位老人向我講到了他作為爺爺,在疫情期間所面臨的困境:

老人的兒子、兒媳都從事着保護國計民生安危的重要工作,老人很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從疫情之初至今,他們就始終保持着“封閉上班-居家隔離-封閉上班-居家隔離”這樣的往複循環之中。為了防止将感染因素帶入工作場所,即便回了家,他們也要自覺保持相對隔離的狀态,減少公共和社交活動。尤其每當疫情形勢嚴重的時候,為了減少人員流動,機關可能暫時停止工作輪換。這就意味着那些正在機關值崗的人,長期被封閉在裡面,他們隻能一邊為保證社會穩定而努力工作,一邊默默等着疫情緩和的消息。

由于今年這一波疫情來得突然,老人的兒子、兒媳就同時被封在了機關裡,很長時間也沒有輪換的消息。正在上國小6年級的孫女就一直跟着爺爺生活。一開始祖孫相處得還挺融洽,但随着日子越來越長,很久見不到父母,孫女開始漸漸變得愛發脾氣,再後來變得沉悶、不愛說話,現在幹脆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來,也不肯接父母的電話。

爺爺很擔心孩子,從電話裡能聽出他的焦慮:“萬一給孩子憋屈病了怎麼辦?看到她這個樣子,我就一直催促兒子、兒媳趕緊想辦法回來,再不回來我就沒有辦法了。”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

對這位老人的問題,我談了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這種變化,很可能與父母的許諾一次次沒有兌現有關。父母在與孩子通電話時,可能既想安慰孩子,同時也表達希望盡快回家的願望,是以總是說:“快了快了。”但有些事情卻是身不由己,回家的日子一再拖延。

這樣的事情發生次數多了,導緻的結果就是,孩子一次次失望,甚至可能會覺得父母并不關心自己。她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接電話的行為,本身就是更希望被父母看到,獲得關注。

對于年紀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一味講道理可能解決不了問題。是以我建議,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首先要調整好情緒,因為情緒是可以迅速“傳染”的。

如果成年人都過度緊張、焦慮,必定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再加上溝通過程中流露出的抱怨、責備等,容易使孩子感受到被遺棄、無助、無力,更加受到傷害。

【情感心理】疫情下親子隔離的家庭更需增進共情

這也讓我想起了,今年疫情之初的時候,有一批兒童受到感染,需要隔離治療。當時大多家長雖然擔心自己的孩子,但情緒相對穩定,這對于穩定孩子的情緒很有幫助。但有些父母緊張起來就容易忽略了這一點,網上視訊裡就看到過一位母親,一邊看着自己的孩子穿着防護服離去,一邊哭喊着要往前沖。我完全了解這位家長的感受,但她可能并沒有意識到,她的這種狀态反而更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另外,爺爺奶奶在與孩子日常溝通時,或者爸爸媽媽與孩子通話視訊時,除了盡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還需要盡可能地全然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能夠說出來、哭出來、喊出來,用語言和行為告訴孩子:“家長讀懂了她,看到了她,她是一個非常正常、愛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其次,建議爺爺奶奶與孩子溝通時,發自内心地表達一個觀點态度:“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普通人,但是遇到這種疫情變化,為了社會、大衆的安全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就是實實在在的英雄。爺爺奶奶為有這樣的兒子、兒媳感到光榮自豪。你爸爸媽媽能夠堅守下去也離不開你的支援。”即使是認知水準低的兒童,也能夠感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

除了上述這些,還可以通過學校的老師給孩子鼓勵、支援,讓孩子感到父母的付出得到了更多的尊重,有助于讓他們從正面看待這段經曆。

作者 天津市法制心理學會長 心理學教授 劉援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