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年名义上是冯晓琴的弟弟,突然来到上海,住进了顾家。
他似乎对自己是住在别人家里这一事实,完全没有概念。抢吃抢喝、随便趴卧、对顾士宏和奶奶从不主动打招呼、质疑冯晓琴让他回家的用心、一有不爽就大呼小叫……让人感觉他是个极没教养的人。仿佛天下哪里都是他的,不欢迎他就是欺负他。

《心居》剧照
剧里没有交代他的成长历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冯晓琴父母并没有对他进行基本的边界感教育。
什么是边界感呢,就是做人的界限,用来划分“我”和“他人”。哪些是“我”能支配的、哪些不是;哪些是“我”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他人”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这些都有个隐形的线,超出这个线,我们就应当注意约束自己言行或提醒别人不要侵犯我们权利和尊严。使用得当,就可以维护关系良性运转。否则就会产生矛盾。
比如说,我们会教育孩子,玩自己的玩具,不是自己的,再好也不能要,又或者事先需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才能玩。
冯大年显然并没有边界意识,在顾家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当然容易引起顾家的不满。侵犯了别人的边界,还毫无愧疚,这样在社会上是走不远的。冯晓琴一心只想着让他接着读书,但是做人基本的能力不具备,学再多知识也是无用。
和冯大年一样没有边界感的,还有苏望娣。
苏望娣说话从来不管别人是否高兴,想到哪说到哪,随意评判甚至安排他人的选择。她在一家人聚会时,说“顾士宏是个好脾气的岳父,否则在别人家就不是这样的。”明显是指施源和清俞的婚姻不配。还去问顾清俞“你懂得的哈”。让施源很尴尬。
苏望娣还曾经跨过冯茜茜本人,和顾士宏商量让冯茜茜去给她儿子家做保姆。这也是一个粗暴干涉别人选择、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类似以上的婚姻和工作选择,本来是一个人自己做的决定,并不需要他人指手画脚。除非对方在你这里划定了更低的边界,也就是和你关系更亲密,需要你的建议和帮助。否则就是随意越界,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引发关系恶化并招致不良评价。
其实,前几集顾磊和冯晓琴关于考会计证的矛盾,如果冯晓琴能明白边界的道理,就不会发生悲剧了。
顾磊和冯晓琴虽然是夫妻,关系较他人更为亲密,但这都不是跨越对方界限的理由。亲密关系,双方设定的界限低,但并不是没有。每个人都有边界,亲密关系更应当注意尊重对方的底线。顾磊有选择自己就业方向的自由,冯晓琴可以表达自己的期望,但是强加干涉,随意加压,就会使顾磊感觉到被操控,心理会极为不适,那矛盾的爆发是迟早的事。
究其根本,人与人的矛盾,很多都是边界感缺失造成的。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底线,并且让交往的人明确知道你的边界在哪里。一旦对方触及,应当提醒。而我们对待别人,也应当明白对方的底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越界。尊重界限就是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