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95号汽油在6连涨下进入“9元时代”,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今日凌晨开启,2022年成品油调价呈现“六涨零跌零搁浅”格局。加上2021年12月31日的上调,国内成品油价实现“七连涨”。

大家都在喊开不起车出门的同时,隔壁大部分的新能源的车企也纷纷宣布“不得不”涨价,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众多网友大喊,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2022年的车市注定灰暗。事实真的如此吗?

意料之中,燃油车市明显冷却

油价上涨,车市自然是最受牵连,W动力近期走访了很多家传统4S店,店投都没什么人气。而据销售人员告诉我们,其实疫情之后市场就明显冷却了,并没有因为油价上涨发生太大的变化。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油价确实会影响大家买车的热情,可能有的消费者本来考虑买车,最近油价太贵就觉得可以再等一等。”在这样情况下,4S店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往往拿出了不少的优惠,“现在还不像没疫情的时候可以摆外展吸引人气,现在只能跟网站合作,拿到数据,每天不停的打电话。”

一家机场路的豪车4S店告诉我们,从前年到今年销售人员几乎减少了1/3,一部分是人员缩减,一部分是销售人员业绩收入下降大多自己就另谋他职了。

在走访中我们也遇到过正在购车的用户,他们表示:“有注意到油价的上涨,但该买还是要买的,最近优惠幅度比较大。”而另一家日系经销店老总告诉我们,去年年底新车上市销量跟预期差别很大,这两个月开会“制定策略”是常事。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开始整个市场对油电混动车型的关注度明显上升。除了此前本田丰田有自己的油电混动产品外,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油电混动产品,比如比亚迪的DM-I系列尤其火爆,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在2月销量都双双过万,昨天吉利的首款油电混动车型星越L雷神Hi·X混动版也推出市场,引发关注。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从这个视觉看,能窥见整个市场在缓慢而有序的向新能源过渡,不过,这依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内,如果疫情控制,油价上调,燃油车市依旧可能会恢复原有的活力。

不知不觉,新能源已变卖方市场

前几年新能源还都是以挣积分、共享出行为主基调,后来特斯拉和“李小蔚“的抢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纯电车开始真正进入家庭用户。而MINI EV的爆火也说明了除了高端市场的之外,更广阔的的市场正在接纳纯电产品。

从2月开始,市面上的新能源车纷纷宣布涨价,千元到数万元不等。3月份,据媒体统计,宣布涨价的新能源车企多达20家,涉及车型近40款。涨价潮的背后,大部分车企都给出了相关解释,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因,也有车企涨价的同时调整了配置。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特斯拉,绝对是对原材料价格最敏感的车企之一,这可能与其策略有关,之前马斯克就说过,特斯拉的策略是将利润全给消费者,希望以量换取更低的成本,最终持续降价,惠及用户,以此来抢占市场。此次特斯拉MODEL 3四个月时间猛涨4万多。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除特斯拉之外,理想汽车、小鹏都在3月底先后宣布涨价,理想ONE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将由目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涨幅金额1.18万元。小鹏汽车旗下三个在售车系P7、P5和G3i的新售价发布,根据车系和车型的不同,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在1.01-3.26万之间不等。

就连宏光MINI EV也官宣旗下的五菱MINIEV全系、五菱Nano全系和宝骏KiWi EV系列,涨价幅度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网友也戏称,曾经3万元就能拿下的小车,现在已经“高攀不起”了。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在一阵涨价潮中,也有特立独行者。日前,蔚来就斩钉截铁宣布不会就已有车型涨价。业内人士分析,原材料上涨是整个市场背景,蔚来不涨不是不愿意涨,而是在目前销量掉队,盈利问题高悬背景之下的权宜之计。

那么新能源车是不是就卖不动了呢?还真不是。

因为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期,大家对于油价自然敏感,油价上涨倒逼大家开始关注新能源车,但大家对于新能源的价格其实并没有那么的敏感,像是理想ONE涨价一万多这样的幅度,对很多换购改善人群来说其实可以接受。

一位特斯拉销售也告诉我们,品牌之所以敢这么涨,一是原材料上涨,另一方面也是品牌巨大的排单量决定的。我们从特斯拉官网了解到,Model 3后轮驱动版交付日期为20至24周,高性能版为16至20周。Model Y后轮驱动版交付日期为10至14周,长续航版16至20周,高性能版12至16周。而根据目前上海的疫情情况,后续的排单时间还有可能增长。

身边有一个朋友刚在上个月提了Model 3,再得知特斯拉涨价后,她很庆幸:“感觉赚到了,没等太久,也没被割韭菜。”而理想、小鹏、哪吒等新能源经销店都表示,旗下的爆款产品都需要等待提车,这说明了在几年的市场认知沉淀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车市行情|燃油车开不起,新能源买不起?但有件事在慢慢变好

不过,在我们市场走访中,问到一些订车用户为什么买燃油车不买新能源时,不下于3位用户都告诉我们因为新能源车的选择太少,没有符合预算的产品。目前,新能源车的产品分布呈哑铃结构,10以下和30万以上的产品占大多数,在以往燃油车15-25的高占比区间内反而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

这个区间为什么缺乏产品,主要是因为前期研发的高投入和塑造品牌力,让新势力们都期望从高端产品出发,以高单价赢得利润,或者是像宏光MINI一样,走低价代步路线,先把量做起来。而中间15-20万区间的家用车已经不属于代步范畴,大家对里程和配置都有期待,而电池等原材料的高成本注定了这个价位区间单车盈利艰难。

最后

总的说来,当下并不是一个好的买车时机,整体市场环境依旧冷却。但好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初见成效,包括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还有新能源产品间的竞争都在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