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不过因为打油诗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所以许多喜欢文学的朋友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做两首打油诗来消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小学生也开始创作打油诗。

当然,小学生古灵精怪的思维,别具一格的视角,写出的打油诗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有些甚至走红网络。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比如这首《台风爷爷》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孩子们的作业非常多,时常压得孩子们透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位小学生只能请出“台风爷爷”来帮助,希望借助台风爷爷的风力,把摆在窗口的作业吹走。

相信这种情况是许多孩子和家长都深刻体会过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高强度作业之下的一种“反抗”,因为从这位小学生的打油诗功底来看,应该是一位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虽然他不能像不爱学习的孩子们一样,可以随意地放飞自我,但写一首可以解压的打油诗,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首打油诗虽然有些悲伤,接下来的这首打油诗《春游》就非常有趣了。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孩子一上来就发出了四个感叹,感叹自己何时才能去春游,似乎等了很久了。这前半部分还算中规中矩,可接下来的对比句用法,让这首打油诗充满了趣味。

正常来说,时间一般使用天,星期,月,年等单位来计算。可这位小学生却用食物的过期时间来对比等待春游的时间。

既体现了小朋友急切的内心,也表现出了小朋友对这次春游的重视程度。

而最后,小朋友把自己当作下一个过期的目标,可谓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让人捧腹。

这位期盼着春游的小朋友还算是好的,下面的这位,周末的时候都不能出门。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我们看,这首打油诗的开篇就是:哦,我要出去!而且还是感叹号结尾。如果你以为小朋友是想出去玩游戏,那就大错特错。

小朋友其实想出去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然而不能出去的原因让人很无奈,原来父母都出门了,将小朋友一个人锁在了家里,所以只能忧伤地写下这首打油诗。

其实这种情况在大陆非常普遍,许多家长即便是周末也要加班加点,只能将小孩子锁在家里,这是父母现实的无奈,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忧伤。

当然了,大部分父母在周末还是可以陪伴孩子的。这不,一个小朋友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调侃自己的父母。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这首诗先将妈妈比喻成鲜花。其实这并不新鲜,历史上就有“貌美如花”的说法。但接下来却将爸爸说得很丑,比喻成泥巴。

相信爸爸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恐怕这位小朋友少不了一顿胖揍。

然而这只是孩子的比喻,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家庭的美好,最后一句“花离不开泥巴”,将这个家庭的和谐美好体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注意的是,打油诗分为四句,而每一句的开始都用了一个语气词,显得诙谐有趣。

相比于《诗一首》的温馨诙谐,下面的这首《妈妈真辛苦》,则体现出了另一种家庭环境。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妈妈到底有多辛苦,这首打油诗将妈妈的辛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可以看出,这位小学生的妈妈上午忙着打麻将,下午还要赶场子去斗地主,还真是风风火火。

确实,有不少家庭是这种情况,小学生看似调侃的打油诗,其实也隐藏着内心的忧伤。

不过要说调侃,“李白乘舟没带钱”才是真的没谁了。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这首打油诗中,小朋友奇思妙想,以调侃的方式,将现代社会对物质金钱崇拜的讽刺贯穿其中。试想李白如此厉害的人物,坐船不给钱照样被船夫踢下船。

众所周知,打油诗本身就经常拿来对社会百态进行嘲弄和讥讽。

如今是一个没钱寸步难行的社会,孩子们耳听目染自然也明白这一点。而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孩子们许多启蒙古诗也大多都是李白的作品,小朋友们对李白非常熟悉。

所以小朋友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认知结合到了李白的诗句中,从而创作出这首带有暗讽意义的诗句。

所以当这首打油诗走红网络之后,老师也是感叹不已,颇有甘拜下风之感。

小学生写的打油诗《台风爷爷》,你以为是害怕台风,那就大错特错

最后再说一首打油诗《梦之四》。

相信许多家长会讲睡前的故事,睡觉之前孩子也会亲切地说一声“晚安”,或者“梦里见”。

或许对于家长来说这都是门面话,并不会往心里去。可这首打油诗《梦之四》却实打实地告诉我们,孩子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尤其是对父母所说的话。哪怕梦中飞到了别的地方去玩,但心里还是记得睡前对妈妈说的“梦里见”。这是一种怎样的温馨,怎样的亲情。

这些打油诗基本上都是小学生的作品,也都走红于网络。虽然他们写作的心情各不相同,但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文学的热爱,这就足够了。

毕竟打油诗是一种简单的,随心所欲的文化载体,小学生们在闲暇之余来上一首,且不说非要嘲弄讥讽,但求身心愉悦就好了。

参考资料:《打油诗文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