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自打进口芯片总额超过石油,国人对于芯片的关注度,便与日俱增。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关注点过分集中,就难以窥得全貌。我们常常谈论的麒麟芯片,仅仅是智能手机中上百张芯片中的一种。纵览整个行业,就会发现中国存储芯片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697亿元,占比逼近三分之一。更残酷的是,在2016年以前,咱们的自给率却无限接近于0。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三星

给钱都不一定能买来的存储芯片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三星频繁沾染大火,东芝有事没事就偶遇洪水。这还算是“婉约派”,NAND闪存芯片领域,更是涨价的重灾区。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国外的前六大NAND闪存厂商,供应了全球96%的NAND闪存芯片。这就导致,体量再大的中国厂商,都没有议价的资格。一旦碰到真正的天灾,人家卖都卖不给你。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东芝

好在这种“人为刀俎”的情况,在2022年发生了扭转。据观察者网3月29日消息,国产存储芯片龙头长江存储,已经打入了苹果供应链,将为iPhoneSE系列供货。报道称:长江存储仅用3年时间就走完了别人6年的路,从32层升级为64层,再到128层的地狱难度技术跨越。结合当初量产64层3D NAND闪存,就是国产顶尖水平的背景,此次打入果链,足以称为国产存储芯片的里程碑。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长江存储

哪有那么多的弯道超车

听上去,似乎有点弯道超车的味儿,实则不然。回望长江存储的来路,笔者看到的都是九死一生,以至于搞技术出身的CEO杨士宁,一度泪洒当场。将时间倒回2006年,武汉建起一座存储芯片工厂,名武汉新芯。本来是想搭中芯国际的便车,携手共进。结果张汝京身陷TSMC的专利陷阱,自顾不暇,武汉新芯只能代工谋生。到了2010年,大客户飞索半导体(美企)走起下坡路,武汉新芯就只剩破产和引入外资两条路可走。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台积电

2011年,中芯国际缓过劲来,打算投资10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结果自己的订单莫名下滑,只好于2013年草草离场。武汉新芯勉强维持到了2014年,这才等来了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好不容易有了钱,当然就更得省着花。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筹划,专攻NAND闪存芯片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终于在2016年7月成立。算起来,这已经有了十年的技术积累。但我们开篇就说过,直到2016年,咱们的自给率还是无限接近于0。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中芯国际

男儿有泪不轻弹

为什么?因为钱不足,人才不够,技术也落后。举个例子,长江存储的32层3D NAND FLASH芯片,是联合中科院在2017年推出的,但同期的三星已经造出了96层的闪存芯片,你想卖给谁?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在2020年第四季度之前,长江存储就是在玩“单机”。研发失败,看看兜里还剩多少钱,总结经验。研发成功,看看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订单,整理心情,继续研发。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杨士宁

2020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2020年4月,长江存储跨过了96层,直接造出了128层NAND闪存。在密度上,甚至超过了三星、美光和SK海力士的同规格产品。但杨士宁却不能骄傲,因为人家还有更高端的NAND闪存,即便量产128层,长江存储也不属于第一梯队。其二是华为向长江存储抛出了橄榄枝,要用旗舰机Mate40为已经量产的64层NAND闪存试水。注意,这是放在2017年都嫌落后的64层。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任正非

英雄惜英雄

确定这一消息之后,杨士宁在2020年11月18日召开的微电子讨论会上,含泪感谢任正非。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方面、杨士宁感恩华为,这家国内一线手机厂商,是在用实际行动给自己打气,把自己当成存储芯片领域的京东方。另一方面、华为是一家民营企业,正被满世界围剿,竟然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伸出手来,将长江存储向上托举。此等胸怀和气魄,哪个孤胆英雄不动容?

华为精神可以燎原!国产闪存龙头打入果链,CEO曾含泪感谢任正非

京东方

再回首,可以看到长江存储的险象迭生,也可以看到在前方等他的三位(实则更多,如紫光集团)贵人。其中,最让人钦佩的,莫过于华为。尽管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已经随着麒麟芯片的严重缺货,萎缩得厉害。但华为所帮助的长江存储和京东方,却在2022年相继打入了苹果的供应链。更重要的是,华为并没有倒下,而是开启了新的征程。笔者愿将这一幕,称为华为精神,正在燎原。(李双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