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作者:萱小蕾

图: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人们对于幸福的体会和标准,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有人觉得有钱有势有房有车才幸福,有人觉得还得有爱情。

还有人需要被重视,被认可,被捧,被夸,被宠之类的。

可是这些幸福感是真切的吗?是长久的吗?是平和的吗?

不,很多人可能在没有车的时候,拼了命想要买一辆,真买了会开心一阵子,慢慢淡然了,或是觉得自己这个车还不够贵,又看上更贵的车了,于是又不幸福了,又得在奋斗和渴求更好的车中受煎熬,甚至因此看自己的车不顺眼了。

要不然,就是有车了又想要房,有房了还想要积蓄,啥都有了,又嫌不够多不够好。

要不就是物质有了,又开始渴求被爱被宠被捧,这个生生不息的欲念不清理,不停止,就没办法真正达到长久稳定的平和状态,也无法随时随地体会到幸福和喜悦。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由此可见,拥有物质重要,有爱情有家庭也重要,但是有了之后是不是就幸福了,其实很未知。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之后,首要解决自己的内心。

从精神,心灵,心理,认知,感知等方面去解决,因为幸福是一种感受,而不是因为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就得到了幸福。

当你感觉不幸福时,看看身边那些过得不差的人,他们可能拥有的实质物品并不多,但状态却不差。

他们从内到外都是平和的,是喜悦的,是淡定的,是从容的,是让人觉得舒服的。

而那些本来拥有不少的人中,却有很多是焦虑的,焦躁的,空虚的,甚至是抑郁的。

如果自己有这些状态,大概是觉得人生没有方向,或自己想要的总是得不到。

这种时候,做点跟财富物质无关的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也许幸福感就会频繁或一直留在你身边。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第一点:为他人而活。

经常有人迷茫,觉得活着没意思,因此颓废,因此自暴自弃混日子,甚至做些不计后果的坏事情,伤害他人或自己。

这样的时候,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人朋友,长辈,邻居甚至是网友。

他们中就没有人值得你留恋吗?没有值得你尊重你守护的人吗?

他们中就没有关心你,牵挂你的人吗?没有爱你或对你好过付出过善意的人吗?

一定是有的吧,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哪怕你谁也不认识,也接收过陌生人的微小善意吧。

至于爱,有时候你可能只是没有发现,身边人对你的爱和好,也许很婉转,也许很细微,也许你根本没理解没体会没在意。

或是因为他们的言行都不完美,导致你放大了他们的“不好”,忽略了他们对你的“好”。

从而不光不觉得感激和温暖,反而产生怨恨或厌恶。其实只要我们去找,总能找到身边人对你“好”的证据,只看我们愿意看到好的一面,还是不周到的那一面。

如果你在意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对你的期待和爱,就会更努力去生活。为了他们而坚强,勇敢和积极。

这也是一种责任感,哪怕是为了别人而活,这人间也是值得一活的。看他们因为你而开心安心的时候,你自然是愉悦和幸福的。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第二点:秉持慈悲善良之心。

这人间,活得不容易的人太多了,穷苦,病痛,身心问题,现实问题,可怜无助的人到处都是。

如果每个人都有慈悲心,就都能给身边那些活得不容易的人一些帮助。

这种帮助不一定需要你能力出众,哪怕是一个善意温暖的问候,一碗粥,一个陪伴,一点鼓励,都算是关爱和帮助。

力所能及地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不图赞扬,只是付出爱心和真心,你就会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

你在关爱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是平和的,是安然踏实的。

这些善意在人群中流淌,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能量场,能让你的生活圈子变得温暖阳光积极起来。

所以帮他人其实也是在帮自己,当然,前提是力所能及,并且要保护好自己。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第三点:保持健康。

其实人想要幸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足,而一个人懂得知足的人,第一步就会感激自己有个好身体。

不生病,平安健康,这样就完全可以随时感受到幸福了。

有人可能会说,没钱啊,再健康有什么用。只要你不是穷到没饭吃,就可以感受幸福啊。

特别是如今这个局面,很多地方都人心惶惶,能健康平安,就真是很好的事情了。

人生在世也就几十年,荣华,功名,都是来来去去虚浮的东西,有则感恩,享用,或用来帮帮别人,没有的话,就过清淡简单的生活。

不攀比,不执着,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一切尽力就好。

放松心情,才是健康的头等大事,心情好了,身体上的问题也会消失了。

身体好了,一切得失也才有存在的意义。其它的事就少计较,活蹦乱跳地活着,就是福气。

如果感觉不幸福,看看这三点,做到的人过得都不差

当然,追求幸福也不是只限这几条,如文章开头所说,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物上感受幸福。

只是说我们若是想持续保持幸福喜悦或平和,就要从内在去处理,心境变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幸福。

若是非要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幸福,那就被动了,也容易在得到后产生新的欲望,从而再次陷入焦虑不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