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毛嫁给荷西后,只要婆婆来,每天站16个小时,包揽全部家务

三毛嫁给荷西后,只要婆婆来,就必须每天站16个小时,包揽全部家务。她做得再完美,也会被数落。荷西说:“是你自找的。”

三毛嫁给荷西后,只要婆婆来,每天站16个小时,包揽全部家务

三毛是女作家,可她和婆婆的关系并不好,只能维系表面平静。但荷西不懂。他甚至很欢迎妈妈来家里做客,哪怕是突然造访。当时,撒哈拉沙漠局势紧张,荷西失业了,他们连夜搬家,租了一栋靠海的小洋楼,全身上下只剩下2万块,还要面临房租压力。

荷西的母亲,并不关心儿子的状况,她只是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三毛,自己要来海边度假。三毛惊呆了,可婆婆已经在路上了,第二天就到了。她有点生气,但也觉得,为这样的事情生气,有点无理取闹,于是,她拉着荷西去镇上买食物,而且果断去公司先预支了5万块。这样,他们的手里一共有7万。

用三毛的话说:“只有中国的父母,才会担心孩子钱够不够花,国外的父母,恨不能把儿子卖了换钱。”

三毛嫁给荷西后,只要婆婆来,每天站16个小时,包揽全部家务

荷西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一来,她就如临大敌。但三毛千万万算,没想到婆婆带着姐姐、姐夫一家人,都来了自己家。他们丝毫不关系荷西的职业,也不管他囊中羞涩,谈论的都是自己的度假计划,至于食物和钱,自然应该由荷西出。

姐姐姐夫家的孩子,一进门就拉在裤子上,姐姐很自然的把脏衣服给三毛,让她扔进洗衣机。但姐姐根本没注意到,三毛家里根本没有洗衣机。三毛不想吵架,顺手就帮她把孩子裤子洗了。

因为来的人太多,床单不够,婆婆直接要求儿子开车40公里去买,而且要买最贵的,以后直接带回去。三毛很疑惑,婆婆家里有很多很多床单,而她自己还盖着地摊上淘来的床单。荷西却说:“你不要小肚鸡肠。”一共来了4个人,算上荷西和三毛,每天有6个人吃饭。

婆婆和姐姐自然是不会帮忙的,一切都应该三毛做,连荷西都觉得,自己是主人,理应做这些。他完全忘了,以前过年回家,全家人的饭菜,也都是三毛一个人做的。每天要照顾婆婆、姐姐、姐夫,甚至他们的孩子,三毛筋疲力尽,甚至连饭都吃不上,结果,她还会被数落。

荷西说:“你一早上在干什么,大家都要出门了,就你最慢!”

他完全没意识到,饭是需要人做的,碗是需要人刷的,食物不是张张嘴就有的。三毛有点崩溃,她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自私了。她的妈妈是四世同堂的主妇,每天都笑嘻嘻的,可她才做了5天,就觉得每天都是煎熬。每天早上,她要起床做全家人的饭。

然后他们吃饭,她去铺床,收拾屋子,好不容易才能吃完饭。中午,一群人出去玩,回家就地休息,她还要做午饭。晚上,她不仅要做午饭,还要为全家人铺床。他们住的地方不大,2个卧室,姐姐姐夫占了主卧,婆婆带着孩子住次卧,她和荷西只能睡地上。

婆婆没有说住多久,三毛想让荷西去问,荷西却说:“她们住烦了,自然就走了。”

7万的积蓄,连半个月都没撑住。因为婆婆、姐姐、姐夫和孩子,都找荷西要礼物,这些礼物都很昂贵,是三毛平时绝对舍不得买的。

后来,荷西又找同事支取了好多钱。三毛叹了口气,她没有说什么,因为她才开口抱怨两句,荷西就说:“你的累,都是自找的,你做的都是最简单的饭菜!”

三毛嫁给荷西后,只要婆婆来,每天站16个小时,包揽全部家务

三毛不想和他吵架。但她还是对荷西说:“你的家人都很自私。”

在中国,孩子如果遭遇了失业,家里人绝对不会这么不懂事。婆婆每天花钱,从不做饭,也不慰问儿子的工作,仿佛毫不关心。

但荷西说:“三毛,你要反省一下,到底是你自私,还是她们自私。”

三毛没有闹。她知道,每一次涉及家里人,荷西就再也不是她认识的那个丈夫。但这样的日子,三毛数着日子过,婆婆竟然还催她生孩子。

三毛在心里默默想:“一个每天要站16个小时的媳妇,是绝对没有心思怀孕的。”

1个月后,公公终于来信,要求婆婆回家,而姐姐姐夫也都要上班。送她们去机场的路上,三毛想,都要离别了,就算客套话,婆婆也应该说一句,至少,邀请她的儿子跟自己去住,毕竟荷西都失业了。

然而,婆婆什么都没说,反而对她说:“孩子,这次来,没有时间和你相处,你太忙了,希望下次不要这么忙了。”

三毛微笑着和她告别,但回家的路上,她和荷西一句话都没说。她在想,如果这样的家庭生活,她肯定是过不下去的。所幸,婆婆几年都不会折腾她一次。而只要婆婆不来,荷西还是那个尊重她、给她自由的丈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三毛那么爱荷西,在和婆婆相处时,她也想掐他。不过,三毛够通透。她不想去看那些生活里的狼藉,目光都在幸福上。恰如婆婆走后,她根本没和荷西闹,只是觉得,第二天再也不用做饭,不用早早起来铺床,可以放声大笑的日子,真好。

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里看到危机;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或许,三毛是乐观的,只是,越是乐观的人,越容易和自己过不去。

你怎么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