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22/03/30

导语

一份财报,不再让“比亚迪正在改变世界”成为空谈。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别 致

2021年的比亚迪,的确令人感到了眼前一亮。无论从品牌层面、产品层面还是终端用户的反馈层面,都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进步。而它也借此契机,收获了一场多维度的大获全胜。

殊不知,就在昨天,这家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绝对炙手可热的车企,正式发布了2021全年业绩报告。其中,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已然能够反映出许多利好与趋势性的东西。但望向更深处,某些数据的“异常”表现,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而今年,伴随疫情、缺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等不利因素的冲击,比亚迪需要做的则是加倍“拼命狂奔”,让自己身处这条全新赛道,领先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

1

营收暴涨,利润下滑

实际上,就在比亚迪发布财报的前几天,作为目前新势力造车中的代表车企,蔚来、小鹏同样接连发布了2021全年成绩。在总营收上,分别达到361.36亿元、209.9亿元。看到这样的表现,外界曾经对于它们的诸多质疑,已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弱。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相比之下,过去一年,比亚迪在这一数字上,则是更大体量的存在,实现营业收入达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而不仅仅作为一家“车企”,在总收入的构成中,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

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864.54亿元,同比增长43.99%;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164.71亿元,同比增长36.27%。三大业务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04%、40%、7.62%。

换言之,除了依靠“卖车赚钱”,比亚迪其它两大业务板块的发展势头,也较为良好。多条线并行下,共同促成了单年破2000亿元大关的营收局面。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并且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2608.2万辆、2627.5万辆,同比小幅增长3.4%、3.8%。2021年比亚迪产销量分别为74.75万辆、72.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06%、82.8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约1.6倍。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0.71万辆、56.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3%、245%,市场占有率达17.1%。

“跑赢大盘”已然成为对于上述表现,最恰当的形容。顺势比亚迪也拿到新能源补贴合计58.67亿元。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顺利迎来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并促成了多款车型的热销。其中,汉全年销售量约11.77万辆,打破了售价20万以上新能源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记录。纯电小车海豚也在去年12月销售破万辆,跻身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单前十。

而在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等多款产品的带动下,插混车型累计销售约27.29万辆。另外,品牌冲高层面也取得一定进展,据威尔森数据显示,比亚迪乘用车的单车均价已突破15万元。

可即便如此,稍显美中不足的是,营收与销量维度的愈发强势,并未完全反馈到盈利能力上。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过去一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8%。至于原因,比亚迪早在2021年中期报告里就曾说明,“碍于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年终,伴随整体大环境仍未出现好转,其官方继续对外表示:“受到全球疫情影响,电子业务短期承压。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成本上升。但在此期间,汽车业务销量大增,汽车板块盈利增长。”

好在,上述“瑕疵”的存在,并未影响比亚迪在其它两项关乎未来发展指标上的输出。2021年,其研发投入达到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4.67亿元,同比增长44.22%。

显然,一切都处在良性循环之中。研发团队的壮大与手中握有资源的充沛,都在提升比亚迪各个业务板块的竞争力。

2

几个维度,需要革新

一份财报,已然全盘托出2021年比亚迪的整体表现究竟如何。而接下来,更想聊聊面对已然到来的全新一年,这家车企应该去做或者说必须革新的事情。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能否突破120万辆大关,更多还是取决于产能的扩充情况,而不是终端需求。”此刻,虽然上海的疫情大有一副愈演愈烈之势,但在上周还是曾前往位于星荟广场的比亚迪门店,进行实地调查。

得到的反馈为,作为其手中握有真正的“王牌”,刚刚开启预售的汉DM-i,短短10小时内订单量就达到1.2万辆以上,正式开启交付后,前来接待的销售预计提车周期最少需要4个月,长则可能达到半年。

“不仅仅是汉DM-i,我们店内你能看到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包括唐DM-i,等待的时间基本上都差不多,需要4个月左右。”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从他的话语中,明显感受到目前正在困扰这家车企的,并不是终端需求量的不足,反而无车可交、等待周期过长,才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进而有了本段开篇那段观点。

所以说,今年比亚迪想要达到预期甚至更高的销量目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用尽各种方式突破产能瓶颈。保证到了年终,实际可利用的产能,达到之前所规划的190万辆。

其次,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品牌问题。很快,被比亚迪重新拿回主导权的腾势,就将推出首款高端新能源MPV。作为负责人的赵长江,位于个人微博已经进行了多轮剧透与预热。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之后,比亚迪还将孵化售价区间50-100万元,首款产品定位硬派越野车的高端品牌,销售渠道、服务网络甚至整个团队全部进行独立。而花费如此之大人力、物力、财力去做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其深刻认识到,为了之后身处中国新能源市场能够搏得更大份额,“冲高”势在必行,成败在此一举。

再者,则是开放问题。关于这点,早在几天前的文章《DM-i 救得了创维汽车?》中就已详尽说明。

抛开创维汽车本身不谈,曾经当插混市场还未像如今这般火热之时,本田、丰田所代表的日系轻混阵营,才是终端市场绝对的王者。技术壁垒的存在,令凯美瑞、雅阁凭借相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的综合能耗,不断收割潜在用户。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但隐患却是,“两田”自起步开始,就未曾考虑将相应的混动专利所对外输送。最终,直接导致二者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产品本身所对应的市占率,却未得到更为显著的跃升。换言之,并没有用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位于中国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也正因如此,给了比亚迪绕开“壁垒”,借助插混赛道,进行弯道超车的机会。DM-i的突然涌现与收获认可,亦是最好的佐证。

“身处当下这个时代,谁都有可能被后来者取代。所以相比一枝独秀,百花齐放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所有人将同一件事做大做强。”毫无疑问,这样一句话,已然能够解释比亚迪“外供”DM-i的最大意义。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与之类似,就在几天前,据相关媒体报道,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正在新势力造车阵营积极开拓客户,其中就包括蔚来和小米。

后续,虽然该消息没有得到进一步实锤,但是信号的传出,已然可以证明“外供”动力电池,也是其今年的重点任务。另外,比亚迪凭借最新的e平台3.0,与奔驰、丰田、滴滴等巨头达成了战略合作。结合种种迹象,已然能够说明“开放”在其战略布局中所占的比重。

而今年,比亚迪需要做的就是在多个维度上,继续坚定不移的深耕与革新。并时刻秉承董事长王传福,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所演讲的主题,“居安思危、务实奋进。”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条愈发拥挤的赛道上,拼命狂奔的同时,收获来自外界的鲜花与掌声,让“比亚迪正在改变世界”不是一句华而不实的空谈。

2021财年,比亚迪“拼命狂奔” |一句话点评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