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天副刊》清明问卷之1|贾英华:人在浩瀚宇宙中,顶多不过一粒尘

本系列为北京青年报 “《天天副刊》问卷 ”第二季

本卷主题:清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纪念、死亡与生命?

出题方:《天天副刊》编辑部

本期答题人:贾英华 晚清史专家、著名传记文学作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天天副刊》清明问卷之1|贾英华:人在浩瀚宇宙中,顶多不过一粒尘

01

各地、各家清明节的习俗不同,仪式氛围也不同,或哀伤、或平和,或肃穆,或热闹……您个人比较认同的纪念方式是?

答: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每逢清明节,祭扫先人之墓,往往成为家人齐聚,前去追念先人的淳朴民风和习俗。对此,古人视为“民德归厚矣。”

在当前疫情肆虐的情形下,我倒比较认同,委托陵园祭扫陵墓的方式。此前,老岳父去世周年,为防止“聚众”,每家派出一名代表,前去祭奠。如今将临清明节,为适应防疫要求,全家商定,采取委托陵园祭扫的方式,在老人家的墓前,摆放鲜花和果品,以寄托全家人的哀思。既防止感染疫情,也表达了全家对老人的怀念之心。

02

聊聊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次送别生命的经历?

答:说起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次送别生命的经历,要数送别中国最后一位老太监孙耀庭的过程。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我正在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突然接到会议组通知,说是家中有急事找我,可能有家人去世了。我当即打电话给家里,母亲和家人皆平安健在。再次接到广化寺的电话,才知九十四岁的末代太监孙耀庭仙逝。他是始终将我视为家人的。因多年来我每逢周日风雨无阻,前去广化寺看望这位忘年挚友。

正为此,我和孙耀庭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向我倾吐了服侍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传奇故事,以及从未向他人透露过的宫中秘闻。据此,我撰写了《末代太监孙耀庭》一书,被节译十五国文字。我还拍摄了《末代太监重游紫禁城》、《末代太监忆生平秘闻》等历史纪录片,受到各国关注。老人临终前,叮嘱我为他写碑文,说,你能为末代皇帝溥仪写墓志,就不能为我写碑文吗?他还要求叶落归根,即葬回家乡天津静海。他逝后,我出资为其办理丧事,亲手为老人捡骨灰入殓。谁想,村里怕破坏风水,不让太监入葬。经过几年不懈的艰辛努力,终于完成老人遗愿,兑现了我对他的临终承诺。此事终生难忘。

03

如果您身边曾有某个生命的逝去让您久久无法释怀,您是如何自我疗愈的?

答:多年前,我的母亲去世,使我始终无法释怀,也久久无法抹掉心中的悲痛。因为正是老母亲,鼓励我写出《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等十几本部晚清以来人物的真实传记,还支持我并亲自陪同当地居委会出庭作证,打赢了著作权和名誉权案。当我成为公务员后,她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沾”。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退休之后,我撰写并发表了《琐忆母亲》,自我平复悲痛且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04

假如面对孩子,您将如何回答“什么是死亡?”这样的问题?

答:面对尚未涉世的孩子们,我必须诚实地告诉他,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充其量不过是一粒灰尘。生死是个必然规律,要珍视人世间的几十年时间。借用古人的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快乐生活,同时给他人以快乐。

05

关于生与死,请推荐一部对您最有启发的书籍或影视作品,理由是?

答:至于向他人或孩子们荐书等问题,依我看,还是鲁迅曾说的一句话有道理:先行泛览,再行抉择。记得,这是当年有人请鲁迅开具推荐书单时,他所说的一句话大意。至今值得玩味。

06

或早或晚,人人都将面对疾病、衰老、失能、终点,在您看来,有什么方式和办法可以面对“死亡恐惧”?

答:其实,说到底,人类无法避免死亡这个终结命题。应对简单的方式或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坦然面对。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力争也带给他人快乐每一天),而不是自寻痛苦。即使死亡,也要快乐地死亡。

人近七旬才渐悟:快乐,是需要寻找的。烦恼,倒是往往是自寻的。

07

开个脑洞:如果您是自己一生故事的编剧,会如何设计这个故事的终局?

答:前些年,我与老友即《白鹿原》(当时这部书还没问世)的作者陈忠实闲聊天时,他也曾绽开满脸笑(皱)纹,问过我,你一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我调侃说,如果再也写不出更有价值的书的话,那就把《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这本书(如今成了十几部“末代皇帝系列”),作为我死前枕着的枕头吧。《白鹿原》面世没过多久,陈忠实面对记者采访,也说了类似的话。

现在,我则有了另一心愿:临终前,再把我拍摄的《末代皇族生活实录》《末代太监》等历史纪录片首映式,作为我人生故事设计的结局罢。

缘因,九十多岁的老太监孙耀庭走出离别七十年的故宫时,站在金水桥上对我所说的一句话,足以警世:“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08

假如今生到此,您认为自己哪三项是最得意、“无愧此生”的?余生往后,您最想实现的、能体现您人生价值的个人梦想又是哪几项?

答:人生到此,至今没有哪三项最得意且无愧此生的。非要勉为其难的话,只好择选三项:

1、拍摄了《末代皇族生活实录》、《末代太监》、《末代国舅游故宫》等历史纪录片,至今被美国“探索频道”等外国影视机构追着想求购买断。张艺谋、陈凯歌、章子怡等都观看过其中片断。

2、撰写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续补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末代太监孙耀庭》、《末代皇弟溥杰》《末代皇叔载涛》《末代皇妹韫龢》、《末代国舅润麒》等十几部末代(晚清以来)人物的传记。这从一个侧面真实记载了百年历史巨变的缩影。

3、当年,没上过北京大学(曾被荐北大上学,领导不放),后来在北大、台湾多所大学讲授过晚清历史课。成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连讲三年。

余生梦想:一是,《末代皇后婉容之谜》等书出版,“末代系列”出齐二十部书,改编并拍摄几部影视。二是,我拍摄的那些历史纪录片能够公开放映。三是,我珍藏的诸如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几种未定稿(人民出版社已出清样稿或样书);我所收藏的周绍良点校《红楼梦九十二卷补本》原版;理藩部的蒙汉原版《宣统逊位诏书》等等诸多藏书,能公开出版发行;已出版且弥补文科教科书空白的拙作《怎样写人物传记》一书,正式成为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再有,便是多余的话了:我收藏的一些天外来物——陨石,能为人体养生尽微薄之力。

以上八个问题,您可以全部作答,

也可以挑选其中最想回答的几个问题进行作答。

我们会甄选出言之有物且真诚的回答,这些文字将有机会在《北京青年报》及其新媒体刊登。请即日起将您的答案发送至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答题的总字数不超过2000字为宜)

编辑/王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