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苗圩谈“缺芯少魂”:中国汽车决胜智能网联下半场

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发表主题演讲。

他的演讲分3个方面,包括大陆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入落地关键期,以及关于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思考。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比作下半场,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场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真正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苗圩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续打好下半场,最终实现汽车强国建设的目标。”

苗圩谈“缺芯少魂”:中国汽车决胜智能网联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

对于大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苗圩总结了3大阶段:首先是“十城千辆”的示范应用阶段,2009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2013年,开始进入普及推广阶段;2016年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连续7年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

“去年全球20大新能源汽车公司中,中国有8家,欧洲有7家、美国2家,韩国2家,日本1家。原来大家担心我们内燃机技术跟国际差距有多大,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进步。但我一直主张,我们还要寻找机会换道超车。”苗圩提到,多年努力下,大陆成功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实现换道超车。

苗圩指出,如今,大陆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正在飞速提升,电池、电机等技术与国际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其中,在动力电池方面,大陆正处在全球领先的位置。5年中,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从143.4瓦时提升到206瓦时,磷酸铁锂从117瓦时提高到167.4瓦时,每瓦时价格从2017年的1.43元下降到去年的0.84元。

能够让美国总统拜登承认“世界第一”的中国电动汽车,自然有其发展的秘诀。

苗圩总结,大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抢抓“换道超车”的纯电驱动发展机遇;三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四是构建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五是政府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标准体系、财税政策等各方面引导。

苗圩谈“缺芯少魂”:中国汽车决胜智能网联下半场

“缺芯少魂”不能“干叫唤”

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自2021年开始,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一大阻碍。

苗圩表示,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现象,要打击囤积居奇、发不义之财的行为,但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谁也阻止不了”。

他指出,目前动力电池厂商普遍都在涨价,整车也开始出现涨价趋势,这是无法避免的,“上游原材料价格控制不住必然传导到下游,定价比较高的企业承受能力会强一点,走低价位竞争的企业压力会大些。”

在他看来,造车新势力的价格承受能力相对强一点,传统企业向新能源发展,因为是从低端向中高端去迈进,价格承受能力差一点。

针对汽车产业出现的缺芯问题,苗圩表示,目前很多整车厂依旧把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扔给一级配套商,自己做却不采取任何行动。

“国外已经有汽车厂投资台积电,要产能了,我们的汽车厂却只会在那儿叫唤。”他批评道。

苗圩谈“缺芯少魂”:中国汽车决胜智能网联下半场

汽车产业开始向智能汽车转换

苗圩在会上表示,全球汽车产业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上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也逐渐从一个封闭系统走向开放。

在他看来,汽车产业正在从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换,智能化的关键就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智能网联比作下半场,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场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

针对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苗圩认同了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提出的一个建议——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标准化。

对此,苗圩认为,有个AEB系统,就会大幅度降低由于司机没注意到而撞上车的可能性,道路交通安全的死亡和伤亡的人数都会大幅度下降。“AEB技术已经很成熟,成本也不是很高,应该做成必装件。”他说。

此外,针对“单车智能+智能网联”的发展路径,苗圩强调,智能网联的重要性不可取代,“非要搞V2X”。在他看来,仅靠单车智能很难实现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必须要把一部分算力从车端转移到路侧。

苗圩谈“缺芯少魂”:中国汽车决胜智能网联下半场

基于此,苗圩指出,目前大陆车联网产业链尚不成熟,数据、通讯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都有待解决。因此,车联网方面应尽快发展近程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以适应边缘计算,路侧单元和车辆通信需求;车路协同方面应尽快建立道路智能化分级国家标准,以及路侧单元、交通信号灯、道路标线标示标志的智能化标准,在全国内实现统一。

结语

大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实取得了全球领先成绩,但当前遇到的问题也不少。这几天苗圩关于“缺芯少魂”的发言在朋友圈被刷屏,说明大多数人其实是愿意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回避问题。尖锐的批评永远比只谈成绩更有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