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苗圩談“缺芯少魂”:中國汽車決勝智能網聯下半場

近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高層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發表主題演講。

他的演講分3個方面,包括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入落地關鍵期,以及關于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思考。

“如果把新能源汽車比作上半場,智能網聯汽車比作下半場,中國汽車行業上半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真正決定勝負還在下半場。”苗圩說,“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繼續打好下半場,最終實作汽車強國建設的目标。”

苗圩談“缺芯少魂”:中國汽車決勝智能網聯下半場

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

對于大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曆程,苗圩總結了3大階段:首先是“十城千輛”的示範應用階段,2009年開始到2012年結束;2013年,開始進入普及推廣階段;2016年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連續7年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車産銷第一。

“去年全球20大新能源汽車公司中,中國有8家,歐洲有7家、美國2家,南韓2家,日本1家。原來大家擔心我們内燃機技術跟國際差距有多大,改革開放後取得巨大進步。但我一直主張,我們還要尋找機會換道超車。”苗圩提到,多年努力下,大陸成功抓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實作換道超車。

苗圩指出,如今,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正在飛速提升,電池、電機等技術與國際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其中,在動力電池方面,大陸正處在全球領先的位置。5年中,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從143.4瓦時提升到206瓦時,磷酸鐵锂從117瓦時提高到167.4瓦時,每瓦時價格從2017年的1.43元下降到去年的0.84元。

能夠讓美國總統拜登承認“世界第一”的中國電動汽車,自然有其發展的秘訣。

苗圩總結,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二是搶抓“換道超車”的純電驅動發展機遇;三是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四是建構以企業為主的創新體系;五是政府從頂層設計、技術創新、标準體系、财稅政策等各方面引導。

苗圩談“缺芯少魂”:中國汽車決勝智能網聯下半場

“缺芯少魂”不能“幹叫喚”

盡管發展勢頭喜人,但自2021年開始,晶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一大阻礙。

苗圩表示,對于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現象,要打擊囤積居奇、發不義之财的行為,但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誰也阻止不了”。

他指出,目前動力電池廠商普遍都在漲價,整車也開始出現漲價趨勢,這是無法避免的,“上遊原材料價格控制不住必然傳導到下遊,定價比較高的企業承受能力會強一點,走低價位競争的企業壓力會大些。”

在他看來,造車新勢力的價格承受能力相對強一點,傳統企業向新能源發展,因為是從低端向中高端去邁進,價格承受能力差一點。

針對汽車産業出現的缺芯問題,苗圩表示,目前很多整車廠依舊把車規級晶片、作業系統等“卡脖子”技術扔給一級配套商,自己做卻不采取任何行動。

“國外已經有汽車廠投資台積電,要産能了,我們的汽車廠卻隻會在那兒叫喚。”他批評道。

苗圩談“缺芯少魂”:中國汽車決勝智能網聯下半場

汽車産業開始向智能汽車轉換

苗圩在會上表示,全球汽車産業在動力系統、控制系統上正經曆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也逐漸從一個封閉系統走向開放。

在他看來,汽車産業正在從功能汽車向智能汽車轉換,智能化的關鍵就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如果把新能源汽車比作上半場,智能網聯比作下半場,中國汽車行業上半場已取得很大成效,但決定勝負還在下半場。”

針對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苗圩認同了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提出的一個建議——将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标準化。

對此,苗圩認為,有個AEB系統,就會大幅度降低由于司機沒注意到而撞上車的可能性,道路交通安全的死亡和傷亡的人數都會大幅度下降。“AEB技術已經很成熟,成本也不是很高,應該做成必裝件。”他說。

此外,針對“單車智能+智能網聯”的發展路徑,苗圩強調,智能網聯的重要性不可取代,“非要搞V2X”。在他看來,僅靠單車智能很難實作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必須要把一部分算力從車端轉移到路側。

苗圩談“缺芯少魂”:中國汽車決勝智能網聯下半場

基于此,苗圩指出,目前大陸車聯網産業鍊尚不成熟,資料、通訊技術、标準制定等方面都有待解決。是以,車聯網方面應盡快發展近程寬帶無線通信技術,以适應邊緣計算,路側單元和車輛通信需求;車路協同方面應盡快建立道路智能化分級國家标準,以及路側單元、交通信号燈、道路标線标示标志的智能化标準,在全國内實作統一。

結語

大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依靠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确實取得了全球領先成績,但目前遇到的問題也不少。這幾天苗圩關于“缺芯少魂”的發言在朋友圈被刷屏,說明大多數人其實是願意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而不是一味回避問題。尖銳的批評永遠比隻談成績更有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