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宝睡眠问题多!医生:教你“分阶段”哄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吴伟

我家宝宝晚上睡觉老醒,有时还哭两声咋回事?我家宝宝都六个月了怎么还不睡大觉?宝宝1岁了,晚上就睡8-9个小时,是不是太少了?孩子睡觉不安稳,老翻身......很多家长对宝宝的睡眠总是有一堆“头疼”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睡眠不仅对孩子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能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认知发育及促进体力恢复。婴幼儿期是儿童睡眠昼夜节律及行为习惯发展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睡眠问题高发期。资料显示,大陆0-5岁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高达20%,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和成长。

对于宝宝来说,怎样的睡眠才是正常的睡眠?

孩子的睡眠和成人一样也是有节律的,存在两种时相,即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所主任李玲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讲道,NREM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在婴儿又称为安静睡眠。表现为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全身感觉功能减退、肌肉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REM睡眠又称为快波睡眠,在婴儿又称为活跃睡眠。这一时期全身总代谢减低,除眼肌和中耳肌外,其他肌肉的张力几近消失。正常生理睡眠结构由REM和NREM组成,两种睡眠交替进行。

宝宝睡眠问题多!医生:教你“分阶段”哄睡……

不过,孩子的睡眠周期与结构和成人不同,且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点。

“对于小婴儿来说入睡后先进入REM睡眠期,20分钟后进入深睡眠。”李玲说,出生后1个月时间内,睡眠周期的持续时间为50-6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后会醒来吃奶、玩耍;出生后6个月,REM睡眠期比例逐渐下降,安静睡眠比例逐渐增加。

6月龄后逐渐转为从NREM入睡,在NREM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出现第一次REM睡眠,持续几分后进入下一次NREM睡眠,形成NREM睡眠与REM睡眠的循环周期。平均90分钟出现一次REM睡眠,越接近睡眠后期,REM睡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每次可持续10-30分钟。整个睡眠期间,这种NREM-REM睡眠周期反复循环3-5次。“2-6岁时,睡眠结构才接近成人。”李玲说。

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发育有哪些特点?

1.婴儿睡眠

出生后第一年婴儿白天睡眠变化较大,白天睡眠次数从小婴儿的4次至婴儿后期1次,每次睡眠时间30分钟-2小时不等。1-2月龄婴儿可随光线变化调整睡眠,2-3月龄是建立昼夜睡眠的关键年龄。

“婴儿睡眠时,家长哄、拍或哺乳行为,会使婴儿建立不好的睡眠条件反射,影响婴儿学习自己安定入睡。”李玲建议,家长应帮助婴儿逐渐建立自己的睡眠、觉醒规律。50%-80%的婴儿在9个月的时候可以夜间睡眠连续。

2.幼儿睡眠

幼儿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幼儿平均睡眠时间11-14小时,夜睡9-10小时,日睡2-3小时。一般1岁后的幼儿仍有白天小睡2次,18月龄时白天小睡1次至2岁左右,约1/2的3岁儿童还有白天小睡习惯。

“在幼儿时期有20%-40%的孩子可出现较多睡眠问题。”李玲说,出现夜间恐惧可能与想象力的发展有关。幼儿的分离焦虑也可使入睡困难或频繁夜醒。但幼儿已能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实施简单的行为干预纠正不良的入睡习惯。

3.学龄前儿童睡眠

李玲表示,这时候已建立约90分钟的睡眠周期,多数儿童不愿意日间小睡,60%儿童常发生夜醒。学龄前儿童想象力和幻想力的发展可增加夜间恐惧发生。幼儿园或家长不宜强制儿童午睡,避免夜间入睡时间延迟。

4.学龄儿童睡眠

“这个年龄的孩子睡眠模式已较稳定,夜间睡眠时间固定,日间几乎无小睡。”李玲说,学习或家庭生活模式常常影响儿童睡眠与觉醒规律。随着自主性增加,这一年龄段儿童不加选择参加过多活动,如学习、社交、运动及家庭活动,媒体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咖啡因摄入等,这些均可影响儿童睡眠。除此以外,李玲还特别提醒,如儿童出现反常的日间疲倦、嗜睡,可能需要除外疾病与睡眠问题。

孩子一般要睡多长时间才可以呢?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睡眠的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在同一年龄段,不同个体之间的需求也不相同。

随年龄增长,婴儿的生物节律逐渐与外界的昼夜节律同步,昼夜睡眠节律逐渐形成。表现为每天的睡眠次数减少,睡眠时间相对集中在夜间,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白天小睡时间逐渐缩短。

根据《中国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如下:

宝宝睡眠问题多!医生:教你“分阶段”哄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