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爸爸是我人生的榜样,我有一个梦想是要超越他,我现在7岁,我做到了!”说这个话的孩子,7岁的时候就拿下了高尔夫锦标赛冠军。

她叫刘宇婕,而被她“打败”的那个爸爸,正是刘国梁。他听到女儿的话以后,开心地为她鼓起了掌。

女儿刘宇婕拿高尔夫锦标赛冠军的年龄,比爸爸刘国梁拿第一个世界冠军整整早了9年!

所以,她完全有资格对着全世界说出这样的话。

刘国梁

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991年入选国家队。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用直拍横打技术并获得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中国男子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单打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现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来自百度百科)

刘国梁的妻子王瑾于2010年5月诞下一对双胞胎女婴。刘国梁为老大取名叫刘宇婕,小名赢赢,老二叫刘宇彤,小名一一。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不喜欢绝对不能勉强,没有天赋绝对不能培养。

刘国梁曾说过一句话:“不喜欢绝对不能勉强,没有天赋绝对不能培养。”

他这句话,对于“冠军二代”来说,可谓是至理名言。可是,对于普通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1)不喜欢的,绝对不能勉强

这句话,我认为是适合所有父母的。

热爱和兴趣,永远是我们做事情的最佳内驱力。它们不但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动力,而且还能让孩子学得事半功倍,在快乐中不断进步,更容易取得成就。

如果没有热爱,强迫孩子去学习,过程肯定是痛苦的,结果也不一定会乐观。

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父母要多将心思放在如何引导孩子“热爱学习”这上面来,而不是想着如何“逼迫学习”。

因为只有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父母才是最轻松的,孩子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家庭的氛围才是最好的。

刘国梁对两个女儿的培养方式便是因材施教。

姐姐刘宇婕从小就学习滑冰、足球和游泳,自从3岁时开始学打高尔夫后,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兴趣。从而走上了一条高尔夫之路。

而妹妹刘宇彤开始喜欢打乒乓球,可是练了一段时间后怎么都不愿再练下去。相比而言,她更喜欢唱歌跳舞,比较有艺术细胞。

对此,刘国梁坦然接受。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无独有偶,乒乓球冠军邓亚萍也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

邓亚萍的儿子林翰铭,比较佛系,乒乓球没打出太大的名堂,又爱上了电竞。邓亚萍没有一刀切地拒绝,而是认真斟酌了一下。她发现儿子的游戏水平竟能排进全市前八,接连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还告诉儿子如果真的喜欢,就送他去训练:“电竞冠军也是冠军嘛!”

邓亚萍这么尊重林翰铭的想法,林翰铭反而进行了反思和权衡。

在他看来,打球是爱好,而电竞也只是解压的手段而已,他内心想走的还是学习的路。所以,最终他选择的依然是乒乓球。而且,他还在求胜心和佛系之间找到了平衡,练球更加刻苦。

2020年,林翰铭一举夺得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如果邓亚萍当时坚决拒绝儿子学电竞的话,没准会把儿子推到电竞路上,越走越远。

正因为邓亚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之后,才有能力自我反思,认真权衡,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而不是将全部心力都用来反抗父母的安排,盲目地去做什么。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2)没有天赋,绝对不能培养。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就要辩证地去看了。

在某些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当然是培养天赋方面,相比于其他方面,更容易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世上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有奥运冠军的基因,我们的孩子也多为普通的孩子。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可培养的。

——这句话很戳心,我们却不得不接受。

比如我,那天写文章时总结了一下这几年带孩子上过的特长班,六七年的时间里,我给两个孩子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尝试了很多项目,却没有发现孩子在哪个方面有突出的天赋。而且,也没有找到孩子特别热爱的事情,顶多是“喜欢”。

悲不悲催?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没有发现孩子的天赋,难道不去培养了?

孩子热爱一件事,但学起来很慢,没啥先天优势,就不去培养了?

不!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不是“世界冠军”(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只是想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罢了。

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在有表演的时候可以小露一手,更重要的是将来遇到难事、心情低落的时候,可以借此疏解。

比如:弹琴、唱歌、画画,都是很好的减压手段。

多一项兴趣爱好,那么孩子获得乐趣的途径便多了一个。

一个没有兴趣爱好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生活容易枯燥无味。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我没把她当闺女去要求,而是当运动员来管理。

让孩子喜欢上一件事物容易,可是引导孩子持续热情、不断进步,则很难。

很多孩子喜欢钢琴、足球、画画,可是一旦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当面对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练习,有的孩子便会感到辛苦、困难,甚至想要放弃。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做权衡。

到底是孩子畏难,还是孩子真的失去了兴趣?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陪伴、鼓励和鞭策。

我们要努力地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继续下去的动力和勇气。每当孩子战胜自己,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是我们给不了的。每多一次这样的经历,孩子便会对自己多一份自信。这是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

如果是后者,可以考虑停下来。

孩子彻底失去了兴趣,再加上没有突出的天赋,盲目地坚持没有太大意义。让孩子学会“坚持”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不用非要和某一个事情较劲。只要不是每一个都半途而废就好。

如果学一个放弃一个,那么每一次放弃都可能给孩子带来自卑感。毕竟是他做不到才不得已放弃的。次数多了,孩子便容易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无论是谁,即使你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想要成功,仍需付出99%的努力。

刘国梁曾说:“我没把她(刘宇婕)当闺女去要求,而是当运动员来管理。”

自从刘宇婕开始学习高尔夫,刘国梁便抓住每一次陪女儿练习、打比赛的机会。他告诉女儿,偶像不只是用来崇拜的,而是用来学习、超越的。

高尔夫练习枯燥、辛苦,常常顶着太阳一晒就是一天。但刘宇婕从没叫过苦,打得不好时也不像别的孩子会掉眼泪,而是说:“哭有什么用,打好第二杆不就行了!”

龙生龙凤生凤。

不止说的是基因,更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刘国梁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那些努力付出、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一言一行,都在感染着孩子们。

从刘国梁微博内容可知,2018年全国少年高尔夫冠军的总决赛比赛中,他连着骂哭女儿两次。(注意:这里的重点不是骂哭,而是“严格”要求,给孩子制定适合她的奋斗目标。)

在开始比赛的时候,刘宇婕第一天的比赛状态是很不好的接连失利,刘国梁不满意,将她训哭了。第二天成绩慢慢变好,依然没有达到刘国梁的期望。直到第三天,发挥稳定,拿下了总冠军。

刘国梁并没有特别满意,他希望自己的女儿有更出色的成绩,并且有更长远的目标。

大家不要看到刘国梁骂女儿,然后回家也去骂自己的孩子。不要这么片面。

要知道,刘国梁不只是对女儿严格要求,同时他还特别理解和疼爱女儿。比如平时,他会给女儿准备午饭,还会给女儿按摩……

练习场上严格要求,回到家里便是“慈父”一枚。

有“爱”的流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我没有奢望孩子成为什么领域的佼佼者,但是我可以像这些优秀的父母学习。学习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妈妈,给孩子带来更正向的教育和影响,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奥运冠军也是隐藏的育儿高手?刘国梁、邓亚萍的养娃之路值得借鉴。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