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爸爸是我人生的榜樣,我有一個夢想是要超越他,我現在7歲,我做到了!”說這個話的孩子,7歲的時候就拿下了高爾夫錦标賽冠軍。

她叫劉宇婕,而被她“打敗”的那個爸爸,正是劉國梁。他聽到女兒的話以後,開心地為她鼓起了掌。

女兒劉宇婕拿高爾夫錦标賽冠軍的年齡,比爸爸劉國梁拿第一個世界冠軍整整早了9年!

是以,她完全有資格對着全世界說出這樣的話。

劉國梁

劉國梁,1976年1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6歲開始學習乒乓球,1991年入選國家隊。是首位在正式比賽中采用直拍橫打技術并獲得成功的乒乓球運動員,也是中國男子乒乓球曆史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單打冠軍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現任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理事會主席。(來自百度百科)

劉國梁的妻子王瑾于2010年5月誕下一對雙胞胎女嬰。劉國梁為老大取名叫劉宇婕,小名赢赢,老二叫劉宇彤,小名一一。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不喜歡絕對不能勉強,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

劉國梁曾說過一句話:“不喜歡絕對不能勉強,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

他這句話,對于“冠軍二代”來說,可謂是至理名言。可是,對于普通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了解這句話?

(1)不喜歡的,絕對不能勉強

這句話,我認為是适合所有父母的。

熱愛和興趣,永遠是我們做事情的最佳内驅力。它們不但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動力,而且還能讓孩子學得事半功倍,在快樂中不斷進步,更容易取得成就。

如果沒有熱愛,強迫孩子去學習,過程肯定是痛苦的,結果也不一定會樂觀。

巴菲特說:“父母唯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鼓勵他全力以赴去追求,并發揮得淋漓盡緻。”

父母要多将心思放在如何引導孩子“熱愛學習”這上面來,而不是想着如何“逼迫學習”。

因為隻有孩子發自内心地熱愛學習,父母才是最輕松的,孩子的學習效率才是最高的,家庭的氛圍才是最好的。

劉國梁對兩個女兒的培養方式便是因材施教。

姐姐劉宇婕從小就學習滑冰、足球和遊泳,自從3歲時開始學打高爾夫後,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和興趣。進而走上了一條高爾夫之路。

而妹妹劉宇彤開始喜歡打乒乓球,可是練了一段時間後怎麼都不願再練下去。相比而言,她更喜歡唱歌跳舞,比較有藝術細胞。

對此,劉國梁坦然接受。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無獨有偶,乒乓球冠軍鄧亞萍也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

鄧亞萍的兒子林翰銘,比較佛系,乒乓球沒打出太大的名堂,又愛上了電競。鄧亞萍沒有一刀切地拒絕,而是認真斟酌了一下。她發現兒子的遊戲水準竟能排進全市前八,接連考察了兩家頂級電競俱樂部,還告訴兒子如果真的喜歡,就送他去訓練:“電競冠軍也是冠軍嘛!”

鄧亞萍這麼尊重林翰銘的想法,林翰銘反而進行了反思和權衡。

在他看來,打球是愛好,而電競也隻是解壓的手段而已,他内心想走的還是學習的路。是以,最終他選擇的依然是乒乓球。而且,他還在求勝心和佛系之間找到了平衡,練球更加刻苦。

2020年,林翰銘一舉奪得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錦标賽男子單打冠軍。

如果鄧亞萍當時堅決拒絕兒子學電競的話,沒準會把兒子推到電競路上,越走越遠。

正因為鄧亞萍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之後,才有能力自我反思,認真權衡,選擇真正适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而不是将全部心力都用來反抗父母的安排,盲目地去做什麼。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2)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就要辯證地去看了。

在某些方面有天賦的孩子,當然是培養天賦方面,相比于其他方面,更容易取得驕人的成績。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是,世上大多數父母都是普通人,我們沒有奧運冠軍的基因,我們的孩子也多為普通的孩子。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天賦可培養的。

——這句話很戳心,我們卻不得不接受。

比如我,那天寫文章時總結了一下這幾年帶孩子上過的特長班,六七年的時間裡,我給兩個孩子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嘗試了很多項目,卻沒有發現孩子在哪個方面有突出的天賦。而且,也沒有找到孩子特别熱愛的事情,頂多是“喜歡”。

悲不悲催?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沒有發現孩子的天賦,難道不去培養了?

孩子熱愛一件事,但學起來很慢,沒啥先天優勢,就不去培養了?

不!

對于普通大衆來說,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标不是“世界冠軍”(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隻是想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罷了。

培養孩子多種興趣愛好,是為了豐富孩子的生活。在有表演的時候可以小露一手,更重要的是将來遇到難事、心情低落的時候,可以借此疏解。

比如:彈琴、唱歌、畫畫,都是很好的減壓手段。

多一項興趣愛好,那麼孩子獲得樂趣的途徑便多了一個。

一個沒有興趣愛好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生活容易枯燥無味。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我沒把她當閨女去要求,而是當運動員來管理。

讓孩子喜歡上一件事物容易,可是引導孩子持續熱情、不斷進步,則很難。

很多孩子喜歡鋼琴、足球、畫畫,可是一旦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以後,當面對日複一日的單調重複練習,有的孩子便會感到辛苦、困難,甚至想要放棄。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做權衡。

到底是孩子畏難,還是孩子真的失去了興趣?

如果是前者,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陪伴、鼓勵和鞭策。

我們要努力地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尋找繼續下去的動力和勇氣。每當孩子戰勝自己,那種發自内心的成就感,是我們給不了的。每多一次這樣的經曆,孩子便會對自己多一份自信。這是一個正向的良性循環。

如果是後者,可以考慮停下來。

孩子徹底失去了興趣,再加上沒有突出的天賦,盲目地堅持沒有太大意義。讓孩子學會“堅持”的方式和途徑有很多,不用非要和某一個事情較勁。隻要不是每一個都半途而廢就好。

如果學一個放棄一個,那麼每一次放棄都可能給孩子帶來自卑感。畢竟是他做不到才不得已放棄的。次數多了,孩子便容易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無論是誰,即使你有超乎常人的“天賦”,想要成功,仍需付出99%的努力。

劉國梁曾說:“我沒把她(劉宇婕)當閨女去要求,而是當運動員來管理。”

自從劉宇婕開始學習高爾夫,劉國梁便抓住每一次陪女兒練習、打比賽的機會。他告訴女兒,偶像不隻是用來崇拜的,而是用來學習、超越的。

高爾夫練習枯燥、辛苦,常常頂着太陽一曬就是一天。但劉宇婕從沒叫過苦,打得不好時也不像别的孩子會掉眼淚,而是說:“哭有什麼用,打好第二杆不就行了!”

龍生龍鳳生鳳。

不止說的是基因,更是父母的榜樣作用。

劉國梁無論是作為運動員還是教練,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訓練,那些努力付出、不畏艱難、奮力拼搏的一言一行,都在感染着孩子們。

從劉國梁微網誌内容可知,2018年全國少年高爾夫冠軍的總決賽比賽中,他連着罵哭女兒兩次。(注意:這裡的重點不是罵哭,而是“嚴格”要求,給孩子制定适合她的奮鬥目标。)

在開始比賽的時候,劉宇婕第一天的比賽狀态是很不好的接連失利,劉國梁不滿意,将她訓哭了。第二天成績慢慢變好,依然沒有達到劉國梁的期望。直到第三天,發揮穩定,拿下了總冠軍。

劉國梁并沒有特别滿意,他希望自己的女兒有更出色的成績,并且有更長遠的目标。

大家不要看到劉國梁罵女兒,然後回家也去罵自己的孩子。不要這麼片面。

要知道,劉國梁不隻是對女兒嚴格要求,同時他還特别了解和疼愛女兒。比如平時,他會給女兒準備午飯,還會給女兒按摩……

練習場上嚴格要求,回到家裡便是“慈父”一枚。

有“愛”的流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我沒有奢望孩子成為什麼領域的佼佼者,但是我可以像這些優秀的父母學習。學習他們做得好的地方,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媽媽,給孩子帶來更正向的教育和影響,幫助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别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甯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國小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奧運冠軍也是隐藏的育兒高手?劉國梁、鄧亞萍的養娃之路值得借鑒。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别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國小和國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