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无论是肯定别人还是肯定自己,都一定要做到真诚。”

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

我该怎么办?

THE MEANING OF LIFE

李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班干部,平时帮助老师做了很多事情,但我总觉得自己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前几天老师点名表扬了几位班干部,唯独把我落下了。默默为大家做了事情却得不到认可,我觉得很挫败。李老师,我该怎么办?

晓杨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晓杨:

看得出你是一个能够为别人着想、为大家付出的孩子,你非常棒!

根据你的来信看,你有小小的失落,认为自己做的事情老师没有关注到,也没有得到自己渴望的赞美。其实呀,晓杨你不必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心情。老师点名表扬了其他人,不代表没有被点名的人就不值得表扬。或许,其他人留给老师的印象更深刻;或许,老师只是随机挑了几个人作为代表。不管是什么原因,老师不可能忽略你的付出,因为你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他的学生。如果心里实在憋得慌,你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说明你的想法,让老师知道你需要认可。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在这里,我想对你说的是,想得到别人的赞美,既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需求,也是我们心理的一大弱点。说它是一种心理需求,不难理解,就像你现在因为没有得到你认为应该得到的关注而感到失落,就代表着这种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为什么说它是弱点呢?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左右别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喜乐,都交付到对别人的期待上,那我们会很被动。比如说你想要别人因为你做了某件事而表扬你,但别人没有表扬你,你就失去了做这件事情的热情;你想要别人称赞你,别人没有称赞你,你就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样下去,我们是不是把自己快乐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别人呢?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也许你会说,渴望被肯定也是很正常的呀!

的确如此,那就把这个肯定交给一个更靠得住的人吧。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学会自己肯定自己。做事情时,我们要更多地去看到自己的收获。比如在帮助同学的时候,我们可能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可能在付出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样一来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不会太在意别人是否给予你积极的肯定,因为你的收获对自己来讲已经是一份珍贵的奖赏。

班主任没有表扬你这件事,让你意识到了自己有颗渴望被人赞美的心,那么你在平时与同学朋友及家人的交往当中,就要多给予别人鼓励和肯定,因为这是能够带给别人美好感受的行为。虽然我们不能将快乐的主动权交给别人,但是我们却可以主动给别人带去快乐。

当孩子认为他的付出与认可不成正比时,如何开导?|心理博士

这里要提醒的是,无论是肯定别人还是肯定自己,都一定要做到真诚。

第一,避免泛泛而谈的夸奖,这样做不会让自己和别人更加开心、自信,反而会显得空洞无趣。最好能够结合具体的事实去讲,例如:“你做事情很认真,字也写得很漂亮”“这幅画真的很有创意,你很有想法”“当时如果不是你帮助了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类似这样的话都结合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无论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别人听,都更有说服力。

第二,可以通过每天记录三件有价值的事情来对自己或者他人进行赞美。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每天能够记录三件值得感恩、值得赞美的事情,会让人的心情变好。要知道,一份好的心情对我们提高做事的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记录时,对象不只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有闪光点的小事也同样值得记录。赞美别人,能够让我们向别人学习更多的优点,而赞美自己,能够让我们不断地获得自信心。

正如央视某节目的口号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祝福你早日遇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