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初次忘记,请多关照!

#健康夜话#

“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初次忘记,请多关照!

1

经由失忆、失智到失语,阿尔茨海默病侵扰了很多老年人的健康。在神经内科门诊,我们认识了董奶奶。

“董奶奶,您今天早餐吃了什么?”诊室里,齐大夫打开电子病历,准备输入问诊内容,可董奶奶眼神愣愣的,半天没有回应。和上次她来时那笑意盈盈的样子相比,已是截然不同。

在齐大夫给董奶奶检查记忆力时,她突然将桌子上的东西都推到了地上。一旁的陈爷爷赶紧蹲下来,将东西都捡了起来。

“她最近情绪不好,总爱发脾气,也不太认得我们了,跟她反复讲也没用。”陈爷爷的语气显得很平静,就像是在讲述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一样。齐大夫却深深懂得,每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属,不仅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还承受着无休止的闹腾甚至怨恨,很多家属都会在门诊里大倒苦水,但陈爷爷却如此平静。

“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初次忘记,请多关照!

2

齐大夫决定将董奶奶收入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征求家属意见时,陈爷爷的表情依旧平静,但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他红了眼眶。老两口已经携手相伴半个世纪,孩子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和事业,只有第一次就诊时陪伴着董奶奶,往后多次复查,都是陈爷爷一人陪着。

第二天一早,神经内科病房的走廊里一阵骚动。有人议论着说:“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

我们赶忙跑到病房,看到董奶奶颤颤巍巍地挪着步子,坚持要出去。她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人呢?这都到8点了,我该去交班了。”

记忆错乱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董奶奶可能觉得自己生活在以前的时空里。这些患者就像是被时光抛下的人,跟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世界越来越陌生。

“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初次忘记,请多关照!

3

当天中午,趁着来送午饭,陈爷爷向齐大夫询问董奶奶的情况。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襟,陈爷爷还微微喘着粗气。

听说了上午的事情后,陈爷爷轻轻叹了口气,说:“她退休前是护士长,住院前就总是把家里的卧室当护士站。我们劝了又劝,说了又说,才算明白点。可能一到医院,又想起以前的日子了。”

我恍然大悟,董奶奶口里说的“8点交班”原来是这个意思。她以为自己还在医院上班,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自己的工作还未完成,害怕耽误医生查房,情绪才会有这样的变化。

回想起董奶奶当时急躁又无助的表情,我心里泛起了酸楚:几十年的护士工作对她来说,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初次忘记,请多关照!

4

谈话结束,陈爷爷正要离开办公室,却突然停住脚步,转身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问:“大夫,我老伴这病还有得治吗?”

齐大夫一时语塞,停顿片刻后回答:“我们一定尽全力延缓疾病的发展,尽量提高她的生活质量。”

陈爷爷听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哽咽了起来,说:“一起过了大半辈子,现在连我是谁都不记得了。我也没有其他想法,只想陪着她,一起走到底。”

医院走廊里并不明亮的灯光,照着陈爷爷蹒跚而去的背影。我们瞬间有了深深的无力感,纵使医生有着天大的决心和信念,我们能做的终究还是有限。

董奶奶是不幸的,晚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但也是幸运的,有一直陪伴着她的陈爷爷,至少这一路上并不孤单。

董奶奶出院那天,老两口相互依偎着,走在林荫道上。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了下来,照在他们身上……面对疾病,我们能做的除了诊治,还有安慰和陪伴。如此,生命才有宽度,医学才有温度。

来源:《叙事医学》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张景晨 邹彤 田靖

策划:谭嘉 余运西

主播:梁婧

编辑:余运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