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01

都说"月子仇"一生难忘。

在女人生产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在重塑,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突然增高,这个时候确实比较易怒也比较爱钻牛角尖,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常常更容易让人想不开。

"月子仇"大多都是媳妇和婆婆结下比较多,产后大多是婆婆或者母亲来照顾月子,母亲自然不用说,事事肯定都听女儿的,以女儿的身体为主。

可婆婆就不一样,婆婆大多都是以新出生的婴儿为主,很少关心产妇的身体和心情,矛盾自然就容易产生了。

而且女人产后本来就虚弱,即使发生矛盾也不能反抗,只能忍受,"月子仇"就这么种在了心里。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02

小静和婆婆的关系一直都很差,婆婆这个人比较势利,就想让丈夫找个有钱的媳妇儿,可偏偏丈夫和小静情投意合,拗不过只能勉强让她们结了婚,虽然同意了婚事,可婚后婆婆对小静的刁难可从没少过。

小静没什么文化,因为家里重男轻女,书读到初中就不让小静继续读下去了,没办法小静只能辍学出来闯荡。

婆婆对小静的学历是相当不满意的,毕竟自己的儿子是名牌大学毕业,总觉得小静是高攀了他们家,时不时的就对小静恶语相向。

因为婆婆不看好小静和丈夫的婚事,也没有给两个人置办婚房,婚后小静就一直住在婆家,每天看婆婆脸色,好在小静的工作虽然不好,也还是有工作的,自己挣钱自己花,不至于寄人篱下的生活。

虽然婆婆总说她挣那点儿钱不够塞牙缝的,还不如辞职回家洗衣做饭还能帮家里干点儿活儿,但小静并不在意,婆婆说她的,小静做自己的。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婚后没多久,小静就怀孕了,本来是件开心的时候,谁知道这只是她和婆婆矛盾升级的开始。

从怀孕初期,婆婆就天天叨叨不让小静再去上班,要在家里好好养胎,起初小静是拒绝的,可有一次因为工作太累肚子不舒服了,也就同意了婆婆的建议辞职在家了。

怀孕的那段时间,婆婆也变得异常勤快,每天大鱼大肉给小静吃着,嘴里也是左一个右一个的不能饿着我孙子,小静知道婆婆也不是对她好,全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

可遗憾的是,小静生了个女儿,当时在医院婆婆就翻脸了,不等看孩子一眼就收拾东西回家了,还好小静的老公给力,又是照顾孩子又是照顾小静,总算也熬到了出院回家。

小静出院,丈夫也要上班了,只能让婆婆帮忙照顾照顾小静,毕竟小静是剖腹产,还很虚弱。婆婆当着丈夫的面答应的好好的,可丈夫一上班婆婆就出去和其他老太太一起逛街去了,根本不管小静和孩子。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小静只能自己忍着疼痛给孩子喂奶哄睡,一天连顿饭都吃不上。

一连好几天婆婆都是这种操作,偶尔心情好了给小静端个馒头咸菜吃,孩子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小静本来想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没饭吃自己奶水也不够,她还是选择和丈夫说了婆婆的事情,谁知面对丈夫的质问,婆婆没有一点儿悔意:"我这么一把年纪了,也没伺候过人,我也不会伺候人,尤其还是个外人!"

婆婆的话真是字字诛心,小静觉得自己在婆家也确实是待不下去了,丈夫也不想小静受委屈,于是两个人搬出了婆婆家,租了个小房子自己生活。

因为小静生产完身体很弱又没人照顾,丈夫也辞了职专门照顾小静一阵,这期间两个人觉得上班太被动,还是应该做点生意自由一点。

于是两个人把这几年攒的钱拿出来开了个店,小静虽然学历不高,但口才很好,为人也很有亲和力,办事更是井井有条,开店的大小事物都是小静亲力亲为,店也越来越红火。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看着儿子儿媳妇挣钱了,婆婆坐不住了,没事就来店里看看,问问哪里可以帮帮忙的,还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孩子,可小静一直都放不下月子里婆婆对她的所作所为,也不愿意搭理婆婆。

街里相亲都觉得小静的婆婆挺好的,看起来挺慈祥的老人,小静每次听到邻居这样说都只是抿嘴一笑,婆婆什么样的心思她太了解了,不过是想要钱嘛!

日子一天天的过,婆婆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记忆力也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婆婆得了老年痴呆,需要有个人照顾,这时候家里亲戚都希望小静可以在家照顾老人,毕竟婆婆就一个儿子。可小静只是笑了笑说:"我可不伺候外人。"

最后婆婆还是被送到了养老院,也许那里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03

善恶到头终有报,我们常说人活一世,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一:聪明的婆婆不会跟儿媳结月子仇。

每个母亲都觉得自己儿子优秀,对儿媳妇儿总是挑三拣四,也不顾场合,从不考虑伤人的话该不该说。

婆媳平时的争吵很少会对其中一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可为何月子里的不公平待遇却会伤人至深,甚至记一辈子呢?

首先是产前和产后的落差感,大多数的女人在怀孕的时候都会得到女皇般的待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人都照顾她的情绪,就怕她心情不好吃的不好孩子受影响。

可孩子一落地,不管产妇受了多大的罪,全家都开始围着孩子转,没人在乎产妇的身体和心情,孩子好就行,就算偶尔想起产妇,也是要求他给孩子喂奶。

没有奶就是产妇的错,孩子吃奶粉是产妇的错,孩子体质差也是产妇的错,总之不管孩子有什么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个好妈妈。

很多例子证明,产前关心产妇,产后态度骤变的婆婆,往往比产前产后都对产妇不好的婆婆更容易被产妇怨恨。

其次生产后是女人身体最虚弱,最需要人照顾的,所以才有"做月子"这么一说,可见这段时间就是来给产妇修养,调整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时间。

这个时候女人本来就对如何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忧心忡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难以接受产后的生活,如果婆婆不仅不关心产妇的心理,反而还事事怪怨于她,自然会加重产妇焦虑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产后产妇很容易抑郁的原因,在这段时间受到的伤害真的很难去原谅,也很难被遗忘。

伤人的话说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可不是你想收就能收回来的,所以聪明的婆婆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和儿媳妇结下月子仇。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第二:家庭里最大的矛盾隐患就是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家庭中最大的矛盾关系,婆媳关系好了,家庭生活就能顺当很多。

可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些思想差异的,何况是两代人的的思想。

其实子女和父母之前也存在着思想碰撞,可因为亲情在,再大的矛盾都不是矛盾,而婆媳本来就是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再小的矛盾都不好化解。

在婆媳矛盾中,大多是婆婆挑剔媳妇,嫌样貌、嫌家庭、嫌学历、嫌工作,就盼着儿子能找个如自己所愿的。

但媳妇儿还是儿子自己找,能符合母亲要求的那简直少之又少,没看上的儿媳妇儿嫁进家里,那自然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满眼都是缺点,矛盾当然也少不了。

而避免婆媳矛盾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见面。

只要不见面,就发现不了对方的问题,就算发现了对方的问题,不在一个屋檐下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过去找麻烦,逢年过节的礼尚往来一下,甚至还觉得对方不错。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一定要住在一起,也不要住在一个房子里,可以是楼上楼下,可以是一个小区,只要保证有事可以随叫随到就可以,这样不仅能拉近关系,也能有效的阻止矛盾的发生。

当然,作为丈夫这个角色,也要起到润滑剂作用,在两个人面前多替对方说说好话,表示一下对方的关心,也能让原本紧张的关系缓和不少。

虽说婆媳矛盾是个世纪难题,但并非必须你死我活,其实处理得当,也可以做到彼此相敬如宾。

文/无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