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户外头灯越来越亮,这种伤害越来越多。

所以说,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一定全是好处。

雪线之上出品

#头灯

在雪线粉丝群的讨论中,有这么两个真实发生的例子:

一位山友眼睛进了异物,同事用强光手电打光处理后,失去意识直接摔在地上;

另一位山友为了试头灯有没有电,没注意灯正对着眼睛,打开的瞬间“差点瞎了,头疼了半天”。

户外头灯和手电筒,越来越需要注意这个“闪瞎眼”的使用问题。原因如下:

户外本身就是个容易“闪瞎眼”的环境

除了上文所述的两个例子,再回想一下其它户外场景:夜行时户外头灯戴在头上,队友之间说话时很容易直射对方的眼睛;营地人多,也容易被手电筒扫到眼睛。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这看似只会带来一时的眼睛不适,但假若事发时路段陡峭、防护措施不到位,便有引发坠崖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更有引发眼睛疾病的可能,所以山友们还是要把这篇文章当回事。

户外头灯/手电筒照眼睛,为什么让人不适?

户外头灯/手电筒都采用LED灯珠。作为户外照明工具,它为什么会越来越刺眼,甚至引发眩晕、头疼?前者尚有明确答案,后者我们只能在相关科学实验结论和假设中试着给出一些答案。

越来越亮了,导致炫光——近年来,户外厂商推出的主流头灯产品都在300~700流明,最亮可达1500流明,手电筒则是3000流明以上,甚至超过10000流明(这个亮度已经超过部分汽车大灯)。这极易引发炫光,让人感到刺眼:

LED照明产品为了追求高亮度、高光效,往往会产生较多的亮白光……由于短波长光线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当遇到空气中的细小粒子时,乱射率较高,这是引起炫光的主要原因。(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光生物安全要求与检测》)

这是10000流明的手电

这是100000流明的手电

干扰人体中枢神经——不少城市建设专家认为霓虹灯、LED屏等“过于耀眼的光会干扰人体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头晕目眩”,这样的解释也可套用在户外头灯上。

也不排除一些人对光的敏感性更高,所以更易头晕头疼。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花花世界易头晕

偏头痛患者更畏光——对于本来就患有偏头痛的善友来说,这种强光更不友好:它会引诱或加剧偏头痛。

在哈佛大学神经学家Rami Burstein的实验报道中,只有绿光能缓解偏头痛,而蓝光则最能加重偏头痛。

这就要提到户外头灯/手电筒的隐藏危害:蓝光危害。

蓝光危害

如果你关注儿童台灯,对这个词语应该不陌生。其实蓝光无处不在,比如太阳光、车灯、手机、霓虹灯……但并不是有蓝光就有危害,而是对视网膜可能造成损伤。

什么是蓝光?——蓝光并不是指蓝色的光,而是波长在400~500um的高能量可见光。它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导致视网膜黄斑部发生病变,从而引发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在可见光的频谱范围内,蓝光比黄光携带更高的能量……蓝光杀伤人眼活性细胞的能力是绿光的10倍。(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光生物安全要求与检测》)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可见光光谱

灯越亮,蓝光成分越多——LED有“二波长”,即通过蓝光LED芯片激发YAG黄色荧光粉后,混合互补实现白光,也有“三波长”,即以无机紫外光晶片加红、蓝、绿三种颜色荧光粉混合产生白光。

无论是二波长还是三波长,都离不开蓝光。而且为了得到高亮度、高色温的白光,必然要保存更多的能量(蓝光)。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越亮的灯,越要避开眼睛

LED灯封装时基本都有凸透镜,户外头灯也不例外。所以越亮,它单位面积射出的光越强,蓝光危害越厉害,直视光源很有可能会给眼睛带来危害。

所以,要做到这几点

“人不能直视太阳”,同样,山友们也越来越不能直视当下的户外头灯和手电筒。在户外,你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注意避开别人眼睛——这也是行山礼仪的一种:行山照明时,要谨记头灯的灯光应该打在地上,而不是别人脸上;探路远照时,要先确认前方无人与你相对而立;营地享受时,不要拿头灯或手电四处乱照。

必要时启动红光模式——买一个带有红光模式的头灯。队友聚集、帐篷内歇息,或像文章开头检查眼睛时,打开红光模式,不易“闪瞎眼”且省电。

被队友照了一下,为什么我眼都快瞎了?

写在最后

除了户外头灯、手电筒,生活中激光笔、电焊光、相机闪光灯、强烈的太阳光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尤其是儿童(曾有浴霸导致婴儿失明的案例)。

你有被“闪瞎眼”过吗?

欢迎下方留言。

继续阅读